习课网 欢迎您!
课程导航

江西普通高校招生工作重点部署与实施规范详解

时间: 05-17

江西普通高校招生工作重点部署与实施规范详解

江西普通高校招生工作重点部署与实施规范详解

一、特殊背景下的考试组织与疫情防控

普通高校招生工作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环节,其组织实施需兼顾多重目标。在特殊背景下,疫情防控被提升至与考试公平同等重要的位置。当前,尽管本土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但境外输入风险持续存在,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聚集性疫情的可能性仍需警惕。

针对这一实际,各地招考部门需协同卫生健康机构,结合7月考试节点的疫情研判,制定分级分类的防控方案。具体包括考点考场的环境消杀标准——要求对考场、保密室、监控室等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消毒并保持通风;防疫物资储备需覆盖口罩、消毒液、体温检测设备等基础物资,同时设置专用隔离通道与备用考场,确保突发情况可快速响应。

考生与考务人员的健康管理实行双轨制:一方面建立健康监测台账,动态跟踪14天内旅居史与接触史;另一方面开展防疫知识培训,重点讲解体温异常处理流程、考场防护规范等操作细节,切实保障所有参与人员的生命安全。

二、全链条考试安全责任体系构建

考试安全是招生工作的生命线,需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网络。各设区市招考委作为本辖区责任主体,主要负责同志须履行责任人职责,教育行政部门与考试机构负责人承担直接责任。高校则需对特殊类型招生等自主组织的考试负主体责任,形成“属地管理+高校自治”的双重保障机制。

在具体执行层面,重点强化三方面管理:其一为试卷安全,严格把控命题、运输、保管、分发等全流程,采用“双人双锁”“全程录像”等技术手段,确保试卷流转零风险;其二为考风考纪,通过标准化考点升级、智能安检设备配备等技术手段严防替考,同时开展“诚信教育月”活动,向考生普及《教育法》《刑法》中涉考条款,强化法律威慑;其三为信息安全,建立“人防+技防”防护体系,对考生报名、成绩、志愿等敏感信息实行等级保护,定期开展第三方安全检测,杜绝信息泄露隐患。

值得强调的是,各级领导干部需落实“一线工作法”,深入考点现场督查防疫措施、考务流程执行情况,重大问题须经集体决策并及时上报,确保责任落实无盲区。

三、专项招生计划的规范实施与政策落地

为促进教育公平,国家专项、地方专项、高校专项及苏区专项等计划的精准实施是关键。各地教育部门需严格审核报考资格,重点核查考生户籍、学籍、家庭所在地等核心指标,确保政策覆盖真正符合条件的农村及贫困地区学生。

在政策宣传环节,要求采用“线上+线下”多维覆盖模式: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发布政策解读,同时组织中学召开专题宣讲会,确保每位符合条件的考生知晓报考流程与优惠内容。各高校需配合做好专项计划的招生宣传,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政策落实不到位。

此外,建立专项计划执行跟踪机制,对录取数据进行动态分析,重点监控报考率、录取率等关键指标,及时发现并解决政策执行中的堵点问题,切实提升专项计划的实施成效。

四、招生管理纪律的严格执行与监督

招生工作的规范性直接关系教育公平,必须严守“30个不得”“八项基本要求”等纪律红线。严禁高校未经批准提前招生、发放预录通知书或收取预定费用,禁止以任何形式混淆学历与非学历教育进行欺诈招生,坚决杜绝“预科生”“先上车后买票”等违规行为。

考生志愿填报环节实行“三严禁”原则:严禁工作人员干预考生自主填报,严禁泄露考生成绩、名次等个人信息(除规定公示内容外),严禁中学或教师公布考生升学数据。各高校需建立招生行为负面清单,对恶性抢生源、相互诋毁等违规行为追究学校领导责任。

同时,全面推进“阳光招生”工程,严格落实招生信息“十公开”要求,将招生政策、资格审核、录取结果等关键信息通过官方渠道向社会公示,主动接受纪检监察部门与考生家长监督,确保招生全过程透明可追溯。

五、高考综合改革的稳妥推进与配套保障

高考综合改革是教育领域的系统性工程,需坚持“质量优先、效果导向”的推进原则。各地需以问题为导向,重点完善三方面配套:一是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专项培训提升教师对新高考模式的适应能力;二是教学设施升级,确保走班制教学、生涯规划指导等改革需求得到硬件支持;三是评价体系优化,推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模式在高职院校的落地,形成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选拔机制。

针对已实施综合改革的省份,省内高校需做好招生政策衔接,通过模拟投档、政策宣讲等方式帮助考生熟悉新录取规则。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需严格执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核标准,确保选拔过程科学公正,为职业教育输送优质生源。

六、招生服务的优化升级与考生权益保障

招生服务的精细化程度直接影响考生体验。各地需强化考试期间的综合保障,协调公安、交通、卫生等部门做好治安维护、交通疏导、医疗应急等工作,为考生营造安全温馨的考试环境。针对今年特殊情况,重点加强防疫知识宣传,通过发放《考生防疫须知》、考前线上培训等方式,帮助考生掌握考点安检流程、个人防护要点。

在志愿填报服务方面,各地教育部门需联合网信、市场监管等部门,对高价志愿填报咨询机构开展专项治理,严厉打击虚假宣传、违规收费等行为。同时,组织中学教师、高校招办人员提供公益咨询,为考生提供政策解读、院校分析等专业指导。

此外,建立健全招生信访处理机制,公开举报与咨询电话,对考生及家长反映的问题及时调查核实,切实维护考生合法权益。加强招生舆情监控,重点防范招生诈骗、虚假宣传等有害信息传播,营造健康的招生舆论环境。

0.05017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