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课网 欢迎您!
课程导航

上海BIM工程师职称评审新动态:考试纳入高级职称评定体系详解

时间: 07-03

上海BIM工程师职称评审新动态:考试纳入高级职称评定体系详解

上海工程系列高级职称评审:BIM工程师的新机遇

近期,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工程系列建设交通类专业高级职称评审新规,明确将BIM工程师考试纳入高级职称评定体系。这一政策调整不仅为BIM领域从业者开辟了职业晋升新通道,更标志着工程技术人才评价体系与行业发展需求的深度对接。本文结合官方通知,为相关从业者梳理评审全流程关键信息。

一、四大评审机构分工明确

本次评审由四个专业评审委员会分别负责,确保不同领域技术人才评价的专业性:

  • 市土建施工高评委:专注建筑工程施工、市政工程施工及相关技术管理领域
  • 市规划设计高评委:覆盖城市规划、建筑设计、BIM设计等规划设计类专业
  • 市城市管理高评委:涉及交通管理、燃气供应、轨道交通运维等城市管理方向
  • 市房地产高评委:聚焦房地产开发、物业技术服务、城市更新等房地产相关领域

申报者需根据自身从业领域选择对应评审委员会,确保材料匹配度。

二、BIM工程师所属的申报范围解析

新规中BIM工程师主要涉及规划设计专业评审范围,具体包括以下细分方向:

规划设计专业重点覆盖领域

  1. 城市规划设计、工程测绘等基础规划工作
  2. 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总图运输设计
  3. 建筑结构设计、幕墙设计及核心技术——BIM设计(本次新增重点)
  4. 暖通、动力、电气等专业设备设计
  5. 市政基础设施(含轨道交通)及给排水设计
  6. 岩土工程勘察、地质监测等技术研究
  7. 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等新技术研发
  8. 建筑技术经济分析与管理
  9. 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与管理

特别提示,BIM设计岗位从业者需注意自身项目经验是否符合"主持或为主参与"的评审要求,建议提前整理相关技术成果。

三、申报条件:从基础到破格的全维度要求

申报高级工程师需同时满足基本条件、岗位条件、学历资历等多项要求,具体细则如下:

(一)基础门槛:品德与诚信

所有申报者需拥护国家政策,遵守法律法规,无不良诚信记录及未结行政处罚。这是评审的首要前提,任何诚信问题将直接导致申报失败。

(二)岗位与地域要求

需在上海企事业单位技术岗位任职,且满足以下任一条件:

  • 拥有上海户籍
  • 持有有效《上海市居住证》
  • 近2年在沪累计缴纳社保满12个月

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可凭单位考核、行业推荐等材料,突破中级职称限制直接申报。

(三)学历与资历匹配

学历类型 工程师任职年限要求
理工类博士 满2年
理工类硕士 满5年
理工类本科 取得工程师资格后满5年
非理工类本科(需补理工类专科) 满7年

注:技术岗位年限计算截止申报年度12月31日,非技术岗位经历不计入有效年限。

(四)成果与继续教育要求

需提交与工作相关的学术成果(论文/技术总结/论著),其中:

  • 论文需2篇以上(至少1篇公开发表),主送论文独立撰写且≥3000字
  • 技术总结需2篇以上(每篇≥3000字),需附项目证明材料
  • 论著需本人撰写≥4万字(前3作者)

继续教育方面,每年需完成规定学时(公需科目+专业科目),具体可登录"上海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查询细则。

四、申报全流程:从线上操作到材料提交

本次评审采用"线上申报+线下审核"模式,关键节点需重点关注:

(一)申报时间

通常为每年7月中旬至7月底(具体以当年通知为准),逾期未提交视为自动放弃。

(二)线上操作步骤

  1. 登录"上海市职称服务系统"(通过人社局官网进入)
  2. 注册账号并填写个人信息(学习经历从高中起填)
  3. 选择对应评审委员会及专业学科组
  4. 上传材料附件(需原件扫描,含学历证书、职称证书、项目证明等)
  5. 确认信息无误后提交,打印申报表

(三)材料审核与注意事项

提交后,评审办公室将进行初审:

  • 通过初审者获得受理号,需提交书面材料
  • 未通过者系统反馈原因,可修改后重新提交(需在规定时限内)
  • 材料不全、未盖章或信息虚假将不予受理

特别提醒,论文重合度检测、面试答辩(部分人员)等环节将重点考察专业能力,建议提前准备技术成果陈述材料。

结语:把握政策红利,规划职业路径

BIM工程师纳入上海高级职称评审体系,是行业发展的重要信号。从业者需结合自身情况,提前规划学历提升、项目积累及成果总结,确保符合评审要求。建议关注"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及时获取最新政策动态,避免因信息滞后影响申报。

0.16076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