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课网 欢迎您!
课程导航

广东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政策全解析:报考条件、考核流程与录取规则详解

时间: 04-28

广东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政策全解析:报考条件、考核流程与录取规则详解

招生院校与专业设置核心要点

依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等政策要求,结合广东省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20年全省共55所高职院校参与自主招生。各院校具体信息及官方网址可通过附件1查询,专业招生要求需登录对应院校官网获取详细说明。

值得注意的是,招生院校需结合生源类型、考核方式及专业培养需求制定专项培养方案,针对不同生源群体实施分班教学与差异化培养。若某类生源报考热度高、质量突出,经省级教育部门批准可调整其他类型计划补充;反之,报考不足或质量不达标的招生类型,院校可申请将剩余计划转至优质生源类型或夏季高考使用。

普高生与中职生报考资格详解

(一)普通高中考生报考标准

报考需满足2020年广东省普通高考报名资格,涵盖应届与往届毕业生。其中,文/理科专业要求3门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文科:物理、化学、生物;理科:思想政治、历史、地理)成绩均达D级及以上;体育/艺术类专业则允许2门科目达D级及以上即可。

(二)中等职业学校考生报考要求

首先需具备2020年广东省普通高考报名资格,含中专、职中、技校应往届毕业生。其次,中职阶段专业背景及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由各招生院校自主制定,具体细则需查阅目标院校官网公告。

"文化+技能"双核心考核模式解析

(一)普高考生考核机制

采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综合评价体系,其中文化素质直接使用语文、数学、英语三科高中学考成绩(满分300分),职业技能考核分两种形式:院校自主命题测试(校测,满分100分,体艺类可折算省统考成绩)或网上职业适应性联合测试(网测,满分100分)。综合素质评价将作为重要参考依据。

(二)中职考生考核细则

实行"文化基础+职业技能"考核,总分500分。其中综合文化知识(200分)涵盖自然科学、人文知识、职业道德、人际常识及写作能力;专业综合理论(150分)与职业技能(150分)由院校按专业类命题,权重比例为4:3:3。考核结果将作为分专业录取的核心依据。

报名流程与志愿填报操作指南

报名时间为3月28日至4月1日,考生需登录"广东省2020年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网上报名系统"(http://www.eesc.com.cn/gzks),使用高考报名号注册并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需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学考+网测""学考+校测""文化基础+职业技能""高职专业学院试点班""职业技能大赛获奖免试生"五种考核方式之一,完成信息录入、材料上传及考试费缴纳(缴费后不可更改考核方式)。

特别提醒:高校在校生、已被"依学考录取""3+证书考试"或2019年第二期高职扩招录取的考生不得重复报名。志愿设置方面,"学考+网测"可填报2所院校志愿(每校1-2个专业);其他考核方式仅设1所院校志愿(1-2个专业)。

录取规则与后续管理规定

录取采用远程网上操作,实行"学校负责、招办监督"机制。院校需在达到专业录取线的考生中,按春季高考章程公布的规则择优录取。"学考+网测"实行梯度志愿(先录志愿,剩余计划再录第二志愿),其他方式一次性投放考生数据。

录取分数线由院校自主划定(普高生学考成绩不低于100分,中职生文化基础不低于满分40%,职业技能成绩均不低于满分40%,网测成绩需达60%)。录取后,考生不得转学;普高生不得转入统招专业,中职生原则上不得转专业(特殊情形需院校提前公布细则),高职专业学院试点班学生禁止转专业或跨班流动。

此外,被自主招生录取的考生可参与夏季高考本科录取,但无法参加专科批次;若被本科院校录取,需取消高职录取资格,相关院校不得接收此类考生报到。

多元评价与组织保障机制

招生院校需建立"文化素质为基础、职业技能为核心、综合素质为补充"的多元评价体系,针对不同生源与专业特点分类制定录取条件。其中,省级及以上职业技能大赛获奖者经资格审核与公示后可免试录取,具体细则详见各校官网。

为确保政策落地,各地教育部门需做好政策传达、资格审查及宣传动员;招生院校应成立自主招生领导小组,严格规范命题、组考、评卷及录取流程,强化试题保密与考风考纪管理。同时,全面落实"阳光招生",公开政策、资格、成绩、录取等关键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其他重要事项说明

考试收费标准按省教育厅、财政厅、物价局相关文件执行(涉及粤价函〔2010〕79号等4项文件)。试点过程中遇问题可向省教育考试院反馈,各校需于2020年5月底前提交试点工作总结。

与 "广东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政策全解析:报考条件、考核流程与录取规则详解" 相关文章

0.06333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