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基础教育阶段最重要的选拔性考试,高考时间的每一次调整都牵动着千万家庭的关注。近期教育部针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的时间安排作出明确说明,为考生和家长提供了关键的时间坐标。
根据综合研判和统筹部署,本年度高考将延期一个月举行。这一调整既考虑了教育教学进度的连贯性,也充分结合了特殊时期的实际情况,旨在为考生创造更公平、更安全的考试环境。调整后的考试时间明确为7月7日至8日,这一安排将作为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基准时间执行。
针对考试科目的时间分配,教育部同步公布了详细方案。7月7日为语文和数学科目的考试日,其中语文科目考试时间为9:00至11:30,数学科目为15:00至17:00。这一安排延续了传统高考的科目顺序,既符合考生长期形成的应考习惯,也便于各地考务部门统筹组织。
7月8日将进行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以及外语科目的考试。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考试时段为9:00至11:30,外语科目则安排在15:00至17:00。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外语科目如有听力测试环节,考试组织方将根据实际情况在规定时段内合理安排听力部分的测试时间。
考虑到不同地区可能存在的实际差异,教育部明确指出部分地区可结合本地疫情防控形势,研究提出符合实际的高考时间安排方案。具体来说,相关地区需在充分评估本地防疫风险、教育教学进度以及考务准备情况的基础上,形成初步调整意见。
调整方案需与教育部进行充分沟通,在获得同意后及时向社会公布。这一弹性机制既了国家考试的统一性,又兼顾了不同地区的特殊性,为应对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提供了制度保障。考生和家长可通过本地教育考试院官方渠道,及时获取所在地区的具体考试时间信息。
面对考试时间的调整,考生需及时调整备考节奏。首先要重新梳理复习计划,将延长的一个月时间合理分配到各学科的查漏补缺中。对于已经完成一轮复习的考生,可重点加强真题训练和错题复盘;仍在基础巩固阶段的考生,则需加快进度,确保在考前完成系统复习。
家长在这一过程中应扮演好"后勤保障者"的角色,避免过度强调考试压力,为考生营造宽松的家庭氛围。同时需密切关注教育部门发布的最新通知,及时了解考场防疫要求、准考证打印时间等关键信息,确保各项考前准备工作有序推进。
教育部特别提醒,各地将严格按照调整后的时间组织考务工作,确保考试安全、公平、有序进行。考生只需专注备考,以状态迎接这次重要的人生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