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准备参加高考的考生而言,模拟填报是接触新高考志愿系统的重要机会。通过这一环节,考生不仅能提前掌握志愿填报的具体流程,更能直观了解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等新规则的实际应用场景。
从操作层面看,模拟填报采用线上方式进行,考生需登录指定官方平台(网址:www.bjeea.edu.cn或www.bjeea.cn),使用高考报名系统的本人密码完成登录。进入系统后,可依次填写目标院校、院校专业组及具体专业信息,并根据提示提交志愿数据。需要注意的是,此次模拟仅为流程演练,最终提交的志愿信息不会影响正式填报结果。
为配合模拟填报,相关部门特别编制了模拟招生专业目录。该目录包含院校名称、专业设置及模拟招生计划等信息,但需明确的是,这些数据仅用于本次流程演练,与正式招生季发布的《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无直接关联。
考生可通过北京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模拟目录。正式填报前,考试院将发布最终版招生目录,其中会明确当年在京招生高校的具体专业、计划名额及报考要求,这才是考生正式填报的核心参考依据。建议考生在模拟阶段重点关注目录结构与信息呈现方式,为后续查阅正式目录做好准备。
本次模拟仅针对本科层次志愿,涉及本科提前批与本科普通批两大批次,暂不包含特殊类型招生及高职(专科)志愿。考生需重点掌握不同批次的志愿设置差异,避免因规则混淆影响后续操作。
提前批分为艺术类与普通类两大类,考生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其中一类填报,不可兼报。具体设置如下:
本科普通批是考生填报的重点区域,设置30个平行志愿。每个志愿以“院校专业组”为基本单位,包含1所院校的6个专业及“是否服从专业组内调剂”选项。这里的“院校专业组”是指同一所高校内,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组合,考生需根据自身选考科目匹配对应的专业组。
服从调剂选项的设置需谨慎考虑:选择“服从”可增加录取概率,但可能被调剂至组内未填报的专业;选择“不服从”则需确保所填专业均符合自身意愿,否则存在退档风险。
为确保模拟效果,考生需注意以下要点:
针对考生普遍关心的问题,这里做集中解答:
高招模拟填报不仅是一次流程练习,更是考生理解新高考志愿规则的重要契机。通过熟悉系统操作、掌握志愿设置逻辑、了解自身定位,考生能更从容地规划正式填报策略。建议考生充分利用此次模拟机会,结合自身兴趣与成绩水平,提前构建合理的志愿梯度,为高考录取增添一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