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周末班:系统化掌握多类结构设计的实战课堂
课程定位与适用人群
建筑结构设计周末班专为对结构设计感兴趣的学员打造,无论是建筑相关专业学生希望强化实操能力,还是在职从业者寻求技能升级,亦或是跨行业转入建筑设计领域的新手,都能通过这门课程系统掌握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核心技巧。课程以"案例解剖+软件实操+规范应用"为特色,确保学员不仅理解理论,更能熟练完成从建模到施工图绘制的全流程操作。
核心模块一:多层及高层结构地基基础设计
地基基础设计是建筑结构的"根基",直接影响整体结构的安全性与经济性。本模块聚焦多层及高层建筑的常见基础形式,通过要点拆解与案例对比,帮助学员建立清晰的设计逻辑。
- 柱下独立基础设计:重点讲解荷载取值、基础尺寸确定、配筋计算等关键环节,结合实际项目案例分析常见设计误区。
- 墙下条形基础设计:针对砌体结构与低层框架结构的常用基础形式,解析地基反力分布规律、基础高度验算方法及构造要求。
- 弹性地基梁与筏板基础:从理论模型到软件实现,详细说明弹性地基梁的计算假定、筏板基础的整体刚度协调原理,以及SATWE软件中相关参数的设置技巧。
- 桩基础设计:覆盖桩型选择、单桩承载力计算、群桩效应分析等内容,结合规范条文(如《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讲解设计要点与优化策略。
核心模块二:框架结构设计全流程实战
作为建筑结构中最基础的形式,框架结构设计是进入设计院的"敲门砖"。本模块以真实项目为载体,从前期项目分析到最终施工图交付,完整呈现设计全过程。
学习目标与价值
通过案例解剖掌握框架结构设计方法,熟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核心规范的应用;能够独立完成PMCAD建模、SATWE参数设置、计算结果判断及施工图绘制,解决设计中常见的梁、柱、节点配筋问题。
内容框架与特色
- 项目背景解读:分析建筑功能、荷载条件、抗震设防要求等设计输入要素。
- 结构体系选择:对比不同框架类型(纯框架、框架-填充墙)的适用场景与优缺点。
- 软件操作详解:从PMCAD建模的轴网绘制、构件布置,到SATWE中地震参数、风荷载参数的合理设置。
- 计算结果校核:重点讲解周期比、位移比、剪重比等控制指标的含义与调整方法。
- 施工图深化:涵盖梁、柱、板的配筋图绘制,节点大样设计,以及设计说明的规范表述。
核心模块三:异形柱框架与砌体结构设计进阶
异形柱框架作为框架结构的延伸,通过截面优化提升建筑空间利用率;砌体结构则因经济性在低层建筑中广泛应用。本模块针对两类结构的特殊性展开教学。
异形柱框架设计要点
重点解决异形柱(如T形、L形、十字形)的受力特性分析、轴压比控制、节点构造等问题,结合《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讲解设计规范,同时对比普通框架的差异,避免设计时的惯性思维误区。
砌体结构设计核心
围绕《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讲解块体与砂浆的强度等级选择、墙柱高厚比验算、构造柱与圈梁的设置原则;通过实际案例解析温度应力、地基不均匀沉降对砌体结构的影响及处理措施,提升学员应对复杂工况的能力。
核心模块四:剪力墙结构设计与综合能力拓展
剪力墙结构因抗侧移刚度大,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本模块旨在帮助学员突破单一结构类型限制,掌握更复杂的结构设计方法。
课程从剪力墙的分类(整体墙、联肢墙、框架-剪力墙)入手,解析不同类型的受力特点与适用高度;通过具体项目演示,讲解剪力墙的布置原则(如均匀对称、避免短肢墙过多)、边缘构件设计(约束边缘构件与构造边缘构件的区别)及连梁超限的调整策略。同时,结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重点解读位移角、刚重比等关键指标的控制方法,确保设计成果满足安全性与经济性要求。
值得强调的是,本模块特别增加"多软件协同应用"环节,除PKPM外,还会介绍YJK等主流结构设计软件的操作差异,帮助学员适应不同设计院的工作习惯,提升竞争力。
课程特色与学习效果
区别于传统理论教学,建筑结构设计周末班采用"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 案例驱动:所有知识点均嵌入真实项目背景,从方案阶段的结构选型到施工图阶段的细节优化,还原设计院实际工作场景。
- 软件实操:每模块配套2-3次上机操作课,教师全程指导PMCAD建模、SATWE计算、施工图绘制等关键步骤,确保学员"学完就能用"。
- 规范串讲:针对《建规》《高规》《结构制图标准》等核心规范,提炼与设计直接相关的条文,结合案例说明如何在实际中应用,避免"只懂条文不会用"的尴尬。
通过12周的系统学习,学员将具备独立完成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能力,能熟练应对框架、砌体、剪力墙等多类结构的设计需求,为进入设计院或在现有岗位上晋升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