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备考关键:从每日练习看核心考点突破
中级会计职称作为财务领域重要,其考试难度与知识广度对备考提出了系统性要求。深圳金账本会计学校教学团队观察到,许多考生在备考中存在"懂知识点但不会解题"的痛点——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正是通过高频次、针对性的每日练习,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本文特别整理三大核心科目的典型练习题及深度解析,帮助考生在日常训练中精准把握考点。
财务管理:投资与决策核心考点
财务管理科目侧重考察企业资金运作逻辑,其中投资相关知识点既是高频考点,也是理解企业财务决策的基础。以下精选3道典型题目,覆盖投资意义、分类标准等核心内容。
练习题一
下列关于企业投资意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投资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前提
- B.投资是筹集资金的基本前提
- C.投资是获取利润的基本前提
- D.投资是企业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
解析:企业投资的核心意义体现在三方面——维持生存发展(A正确)、实现利润获取(C正确)、通过资产配置分散风险(D正确)。而筹集资金是投资的前置环节,并非投资的意义(B错误)。
练习题二
企业投资可以划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分类依据是()。
- A.按投资活动对企业未来生产经营前景的影响
- B.按投资对象的存在形态和性质
- C.按投资活动与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关系
- D.按投资活动资金投出的方向
解析:直接投资(如购置设备、扩建厂房)直接参与生产经营,间接投资(如购买股票、债券)通过金融工具间接获利,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与企业自身经营活动直接关联(C正确)。
练习题三
将企业投资划分为项目投资与证券投资的依据是()。
- A.投资对象的存在形态和性质
- B.投资活动与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关系
- C.投资活动资金投出的方向
- D.投资项目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
解析:项目投资(如新建生产线)指向实物资产,证券投资(如购买基金)指向金融资产,分类核心在于投资对象的形态差异(A正确)。
经济法:增值税与票据管理重点
经济法科目中,增值税相关规定是实务操作的基础,也是考试重点。以下题目围绕计税方法、发票开具、出口退税等高频场景设计,帮助考生理解政策应用逻辑。
练习题一
根据增值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一般纳税人销售下列自产货物,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是()。
解析:增值税简易计税主要适用于核算复杂或行业特殊性业务。自来水生产因成本结构特殊(需处理原水、管网维护等),政策允许选择简易计税(C正确);农产品、图书、农机均适用9%税率(ABD错误)。
练习题二
一般纳税人的下列销售行为中,应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是()。
- A.向消费者个人销售货物
- B.向小规模纳税人转让土地使用权
- C.向消费者个人提供餐饮服务
- D.向一般纳税人提供修理修配劳务
解析: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抵扣链条,消费者个人(AC)因无抵扣需求不得开具;小规模纳税人(B)无法抵扣进项,开具专票无实质意义;一般纳税人(D)需凭专票抵扣,因此必须开具。
练习题三
根据增值税法律制度规定,下列各项出口货物中,不属于享受增值税出口免税并退税政策的是()。
- A.来料加工复出口的货物
- B.生产企业自营出口的自产货物
- C.生产企业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自产货物
- D.有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收购后直接出口的货物
解析:出口退税的核心是退还国内生产环节已缴税款。来料加工业务中,原料由境外提供(进口时已免税),加工环节增值部分未缴纳国内税款,因此仅免税不退税(A正确);其余选项均涉及国内生产环节缴税,可享受免退税政策。
会计实务:资产减值与资产组认定难点
会计实务科目注重会计处理逻辑,其中资产减值相关内容因涉及职业判断,是考生普遍反映的难点。以下通过判断题形式,帮助理解关键规则。
练习题一
企业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的价值如果又得以恢复,则应在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范围内将计提的减值损失予以全部或部分转回。()
解析:×。为防止企业通过减值转回操纵利润,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练习题二
资产组的认定,主要以资产组是否能产生现金流入为依据。()
解析:×。资产组认定的核心是"独立产生现金流入"——即该资产组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的现金流入,而非单纯能否产生现金流入。
练习题三
总部资产通常难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需要结合其他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
解析:√。总部资产(如办公楼、研发中心)通常无法独立产生现金流,需分摊至相关资产组或组合,与其他资产共同进行减值测试。
深圳金账本会计学校提醒:每日练习的核心价值不仅在于掌握题目本身,更要通过解析理解考点背后的逻辑——例如财务管理中投资分类的本质是"与经营活动的关联度",经济法中增值税简易计税的适用场景需结合行业特性,会计实务中资产减值的不可逆性是防止利润操纵的关键设计。建议考生建立错题本,定期复盘易混淆知识点,逐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