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召开的海南省疫情防控工作专题会议中,针对中小学开学准备事宜作出具体部署。会议特别指出,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四个年级学生,以及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需按照4月中旬的时间节点推进开学准备工作。这一安排既考虑到不同学段的教学进度需求,也与前期已确定的毕业年级开学计划形成衔接。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公布的准备时间并非最终开学日,而是要求各校从校园防疫物资储备、教学环境消杀、师生健康监测等方面提前做好系统性准备。例如部分学校已启动教室通风系统检修,针对走读生与寄宿生分别制定了不同的入校流程预案,确保正式开学后各项环节平稳运行。
针对小学阶段的特殊学情,会议明确小学各年级(含一年级新生)的开学准备工作将稍晚于中学非毕业年级展开,具体时间定在4月下旬。相关负责人解释,考虑到小学生年龄较小、自我防护能力较弱,需要为校园防疫措施留出更充分的细化调整时间。例如部分小学已开始试点"错峰入校+家长接送区管控"方案,通过设置不同年级的到校时段,降低人员聚集风险。
此外,针对小学阶段的线上教学衔接问题,教育部门特别强调要做好"双轨保障":一方面确保现有线上课程的教学质量,通过增加互动答疑环节提升学习效果;另一方面要求各校提前梳理线下教学的重点难点,制定"开学后1-2周过渡期教学计划",帮助学生平稳完成学习模式转换。
除普通中小学外,会议还对其他教育机构的开学安排作出说明。其中幼儿园的开园时间由各市县根据本地疫情防控实际情况自主研究确定,但明确要求不得早于小学各年级的准备时间。这一规定主要考虑到幼儿群体的特殊防护需求,需要属地管理部门结合区域内疫苗接种覆盖率、周边社区防控形势等综合因素审慎决策。
针对高校、国际学校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省教育厅表示将建立动态评估机制,根据疫情发展趋势提前一周向社会公布具体开学时间。同时特别提到留学生与外籍教师的返校安排,要求各校建立"一人一档"健康跟踪制度,在符合入境防疫政策的前提下分批次有序组织返校。对于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同样适用"提前一周公布"的规定,确保学员与家长有充足时间调整学习计划。
为确保教学进度不受影响,会议重申在正式开学前,各级各类学校的线上教育教学工作将按照原有规定持续开展。针对部分家长关心的"线上教学质量保障"问题,教育部门已组织教研团队开发"线上教学效果评估工具包",包含学生参与度统计、作业完成情况分析、师生互动频率监测等多项指标,帮助学校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针对农村地区及网络覆盖薄弱区域的学生,教育部门启动"双轨教学支持计划":一方面协调通信运营商提供临时网络流量补贴;另一方面要求各校通过录制教学视频、发放纸质学习资料等方式,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正常参与学习。部分学校还创新推出"线上学习互助小组",由教师牵头组织学生通过语音通话形式开展小组讨论,有效提升了学习互动性。
随着开学准备工作的推进,家长需重点做好两方面配合:一是严格落实每日健康监测,如实向学校反馈学生及共同居住人的健康状况;二是提前帮助孩子调整作息时间,逐步减少电子设备使用时长,为回归校园生活做好身心准备。针对低龄段学生,家长可通过模拟上学场景游戏、整理学习用具等方式,帮助孩子建立对校园生活的期待感。
教育部门特别提醒,各校将在正式开学前3天发布《开学须知》,详细说明报到流程、所需材料、防疫要求等具体事项,家长需及时关注学校官方通知渠道,避免因信息滞后影响孩子正常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