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续10年优秀培训基地
  • 30000+弱电从业人员的选择
  • 六度教育、全方位授课班型

400-888-4849

广州六度教育 - 学校简介

本文系统解析广州六度教育的发展脉络、核心培训体系、师资力量及全国布局,展现其在工业与信息化技术人才培育中的实践经验与行业价值,为技术从业者及企业提供专业培训参考。

从认证到行业认可:六度教育的发展底色

在工业与信息化技术融合发展的浪潮中,广州六度教育始终以"技术人才培育者"的角色活跃于行业前沿。回溯至2008年,机构便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正式授权,成为全国首批工业和信息化人才培训基地。这一不仅是对其专业能力的官方背书,更奠定了其专注信息技术人才培育的发展基调。

十余年间,六度教育并未止步于层面的优势积累。通过持续追踪行业技术演进趋势,其逐步构建起覆盖智能建筑、数据中心、智能家居等多领域的培训矩阵。从基础技能到项目管理,从系统设计到运维实践,每个培训方向均紧扣行业实际需求,形成了"理论夯实+案例实操+标准解读"的三维培养模式。

覆盖全场景的培训项目体系

六度教育的培训项目矩阵,精准对应智能建筑领域的核心技术环节。在智能建筑弱电方向,开设了从初级工程师到高级工程师,再到系统项目管理师的完整进阶路径;数据中心板块则涵盖规划设计、运维管理两大核心岗位能力培养;智能家居系统工程师培训聚焦设备集成、系统调试等实操技能;网络工程、综合布线、安全防范、楼宇自控等细分领域同样设有专项课程。

截至目前,机构已累计开展各类培训项目数百期,受训学员突破万人规模。这些学员不仅分布于全国31个省(含港澳台地区),更有来自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的技术从业者跨洋参训。某深圳智能建筑企业技术总监曾反馈:"六度的弱电系统项目管理课程,直接解决了我们在大型项目中标准执行不统一的痛点,参训员工在后续项目中表现出明显的专业优势。"

权威师资:连接标准与实践的桥梁

六度教育的教学团队,堪称行业标准与工程实践的"活字典"。授课教师中既有中科院、工信部、住建部等权威机构的专家,也包含霍尼韦尔、施耐德、德特威勒等国际厂商的技术骨干。更值得关注的是,多数讲师深度参与过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编制工作,部分专家同时担任大型项目评标组组长或主设计师。

以智能建筑弱电系统项目管理师课程主讲张老师为例,其拥有25年工程经验,曾主导过包含50万个信息点的超大型智慧园区项目。在课堂上,他不仅会解析《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的核心条款,更会结合自身参与的"上海某金融中心弱电系统集成项目",讲解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平衡技术标准与项目成本。这种"标准+案例"的授课模式,让抽象的规范要求转化为可操作的工程经验。

全国布局与定制化服务能力

为满足不同区域的技术人才需求,六度教育构建了覆盖全国主要经济圈的培训网络。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重庆、长沙、沈阳、西安等10余个核心城市均设有固定培训点,年开展公开课程20余期。这种本地化布局不仅降低了学员的参训成本,更能针对区域产业特点调整课程内容——例如在成都,结合当地智能家居产业集群需求,增设了"川渝地区智能家居场景化应用"专题模块。

除公开课程外,机构还深度对接企事业单位的个性化需求。针对大型国企、集团客户及行业协会,六度教育开发了"需求调研-内容定制-效果跟踪"的内训服务流程。某电力系统下属智能建筑公司曾委托其设计"变电站智能监控系统运维"专项内训,课程内容结合该企业现有设备型号、运维规范及典型故障案例开发,参训员工考核达92%,企业后续续单3期。

行业机遇下的持续进化

当前,智慧城市、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工业与信息化技术培训带来新机遇。六度教育敏锐捕捉到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与建筑智能化融合的趋势,已启动"智能建筑+数字技术"复合人才培养方案研发。未来课程将增加BIM(建筑信息模型)与智能建筑集成、数字孪生技术在运维中的应用等前沿内容,持续保持培训体系与行业发展同频。

从2008年的认证到如今的行业标杆,六度教育用十余年时间验证了"专注技术人才培育"的发展逻辑。在工业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背景下,这样的实践样本不仅为技术从业者提供了成长路径,更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人才动力。

学校环境
  • 培训课堂
    培训课堂
  • 学校会议
    学校会议
  • 学员合影
    学员合影
  • 上课环境
    上课环境
  • 校区活动合影
    校区活动合影
  • 开课现场
    开课现场
课程导航
校区导航
0.06464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