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籍教师全面把控教学质量
  • 坚持教研先行和中港教育融合
  • 环境清幽,交通便利,学习氛围浓厚

400-888-4849

深圳云顶学校国际部HKDSE - 学校简介

本文全面解读深圳博朤DSE书院的发展脉络,涵盖其作为华南首家纯正香港DSE课程全日制国际学校的定位、对标香港Band1学校的课程体系、70%港籍师资的教学特色,以及搬迁至32000㎡福田中心校区后的硬件升级与教育目标,展现其打造大陆DSE教育标杆的实践路径。

一所专注香港DSE教育的国际学校是如何炼成的?

在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背景下,深圳博朤DSE书院以独特的定位走进家长与学生的视野。这所成立于2014年的教育机构,自诞生之日起便明确了"华南首家纯正香港DSE课程全日制国际学校"的身份,将香港本土教育基因与大陆教育环境深度融合,为有志于通过DSE考试衔接海外及香港高校的学子提供系统化培养。

深圳博朤DSE书院校区实景

与市面上常见的国际课程体系不同,博朤书院从运营逻辑到教学标准都坚持"香港本土化"原则。学校管理层深谙香港教育生态,将课程体系直接对标香港Band1()学校的教学模式与管理标准——这意味着学生接触的教材、教学进度、考核方式,甚至课堂互动形式,都与香港本土优质中学保持高度一致。这种"原汁原味"的课程设计,让学生在备考DSE时更具适应性,也为后续申请香港及海外高校奠定扎实基础。

70%港籍师资:教学质量的核心保障

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博朤书院始终坚持"港籍教师主导教学"的策略,目前70%的任课教师拥有香港本地教育背景,其中不乏曾在香港Band1学校任教多年的教师。这些教师不仅熟悉DSE考试的命题逻辑与评分标准,更能将香港中学的"全人教育"理念融入日常教学。

以数学学科为例,香港DSE数学考试注重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与内地传统数学教育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港籍教师会通过大量香港本土案例(如金融计算、城市规划数据解析等)设计课堂练习,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如何应用于真实场景",这种教学方式既提升了学习趣味性,又精准对接了考试要求。类似的教学特色在英语、通识等核心科目中同样体现,形成了博朤书院独有的教学风格。

经过七年沉淀,博朤书院的教学成果逐渐显现。从这里毕业的学生,既有被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港校录取的佼佼者,也有成功申请到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学府的优秀学子。这些案例不仅验证了课程体系的有效性,更成为学校口碑传播的重要载体。

32000㎡新校区:硬件升级背后的教育野心

教育资源的升级往往伴随硬件环境的优化。在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博朤书院近年来完成了一次重要的"空间进化"——整体搬迁至福田中心校区。这个占地32000平方米的新校区,按照省一级学校标准建造,从教室到功能场馆都进行了针对性设计。

走进校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现代化的教学主楼。每间教室均配备智能交互白板、可调节式课桌椅及独立的通风系统,满足长时间高效学习的需求。特别设置的DSE备考专用教室,墙上挂满历年考试真题解析图,书架上陈列着香港原版教材与教师自编的重难点手册,为学生营造沉浸式学习环境。

除了教学空间,校区还配备了多个特色功能区:语言实验室引入香港高校同款语音训练系统,帮助学生提升英语听说能力;通识教育活动室通过场景化布置(如模拟立法会讨论区、环保议题展示墙),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体育场馆则涵盖室内篮球场、健身房等设施,支持"学业与体质并重"的教育理念。

硬件升级的背后,是博朤书院"打造大陆地区DSE课程标杆学校"的清晰目标。学校管理层表示:"我们不仅要提供优质的课程,更要构建完整的DSE教育生态——从教学到备考指导,从心理辅导到升学规划,让学生在博朤的每一步都走得更踏实。"

面向未来的教育探索

在保持"香港基因"的同时,博朤书院从未停止教育创新的步伐。近年来,学校与多所香港Band1学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定期开展教师交流、学生互访活动;教研团队结合大陆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发了"DSE核心知识点分层教学体系",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升学指导中心则引入香港高校招生官参与咨询,帮助学生更精准地定位目标院校。

从2014年的初创到如今的校区升级,深圳博朤DSE书院用九年时间证明:教育的本质是连接——连接优质资源与学生需求,连接本土特色与国际视野。对于选择博朤的家庭而言,这里不仅是备考DSE的训练场,更是一个帮助孩子打开世界之门的起点。

学校环境
  • 学校环境相册
    学校环境相册
  • 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
  • 教室环境
    教室环境
  • 实验室环境
    实验室环境
  • 活动场地
    活动场地
  • 会堂环境
    会堂环境
课程导航
0.0320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