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打造学术和艺术两大课程,中英双方携手精选师资
  • 采用融合中外的办学模式,结合中英两国优质教育资源
  • 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规划和生涯规划方案‌

400-888-4849

广东实验中学中英国际学校 - 学校简介

作为广东省教育厅审批通过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广东实验中学中英国际学校整合省实与英国百年公立高中布洛赫特学校资源,构建艺术设计(IFPAD)与学术(A-Level)双轨国际课程体系。项目以英国G5超级精英大学、世界Top30艺术院校及Top50综合大学为升学目标,配备中外师资超80%硕士,重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意能力等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为国际名校申请提供多元化路径。

项目定位:双轨并行的国际化教育平台

广东实验中学中英国际学校的成立,源于省实与英国百年公立高中布洛赫特学校的深度合作。经广东省教育厅正式审批,项目开创性地融合学术与艺术设计两大方向,推出省实IFPAD(艺术与设计类国际课程)与省实A-Level(学术类国际课程)双轨体系。区别于单一类型的国际课程项目,这里既为数理见长的学生提供通往世界综合大学的学术通道,也为艺术天赋突出的学子搭建冲刺全球艺术院校的专业桥梁。

从升学目标来看,项目明确以英国G5超级精英大学(牛津、剑桥等)、世界Top30艺术院校(如伦敦艺术大学)及世界Top50综合性大学为核心方向,覆盖英国、美国、加拿大、澳洲、新西兰、新加坡、中国香港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学生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超过50个,既有数学、物理、化学、法律、人工智能等学术领域,也包含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动漫设计等艺术设计方向,真正实现"学术有深度,艺术有广度"的培养格局。

课程体系:学术与艺术的差异化培养路径

省实A-Level课程作为学术类国际课程的代表,采用英国本土高中核心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兼顾学科深度与综合能力培养。以数学、物理等理工科为例,课程不仅涵盖基础理论知识,更注重通过项目制学习(PBL)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商科方向则引入真实商业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跨学科思维。这种"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A-Level考试中表现优异,近年平均A*率达35%,A-B率稳定在80%以上。

艺术设计方向的省实IFPAD课程更具特色,其课程框架由伦敦艺术大学等艺术院校参与设计,包含基础造型、专业技法、创意表达三大模块。平面设计课程中,学生需完成从市场调研到视觉呈现的完整设计流程;服装设计模块则要求结合当代时尚趋势进行原创作品开发。值得关注的是,课程特别设置"艺术史与批评"板块,通过分析毕加索、草间弥生等大师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与批判性思维,这也是世界TOP30艺术院校招生时重点考察的能力。

师资力量:中外融合的精英教学团队

项目师资团队的构建体现了"全球视野+本土经验"的双重标准。中外教师比例约为4:6,超80%的教师拥有国内外硕士及以上学位,毕业院校包括宾夕法尼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伦敦大学学院、悉尼大学、纽约大学等综合类名校,以及伦敦艺术大学、格拉斯哥美术学院等艺术学府,还有部分教师来自中山大学、南开大学等国内重点高校。

以A-Level数学组为例,首席教师张老师拥有华威大学数学硕士学位,曾在英国公立高中任教7年,熟悉A-Level考试命题规律,指导学生多次获得英国数学奥赛(UKMT)金奖;艺术设计组的李老师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平面设计专业,其个人作品曾入选伦敦设计周,教学中擅长将行业前沿动态融入课堂,带领学生完成的《传统纹样现代转化》项目被收录于学校年度优秀作品集。

除专业教学外,教师团队更注重"全人教育"。每位学生入学后都会分配学术导师与成长导师,学术导师负责课程规划与成绩提升,成长导师则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与社交发展。这种"双导师制"模式,使学生在学业进步的同时,也能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与抗压能力。

培养目标: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核心能力塑造

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今天,项目团队对"未来人才"的定义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他们认为,AI可以替代重复劳动、数据分析甚至部分创意工作,但人类独有的创造力、人际互动能力与情感共鸣是无法被机器复制的。基于此,课程设计特别强化了三大能力培养:

其一,创造力培养。通过"无命题创作""跨学科融合设计"等课程活动,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式。例如,在A-Level物理与艺术设计的跨学科项目中,学生需要用物理原理(如光学、力学)解释艺术作品的呈现效果,这种训练既加深了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又激发了创新思维。

其二,人际互动能力。项目定期举办"学术工作坊""艺术沙龙"等活动,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任务。在A-Level经济学的"市场调研"项目中,学生需要分工完成问卷设计、数据收集、报告撰写等环节,过程中必须通过有效沟通解决分歧,这种实践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协作与表达能力。

其三,情感与责任担当。除了专业课程,项目还开设"全球公民教育""社会服务实践"等模块。学生需参与社区艺术公益活动、环保项目设计等,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培养同理心与社会责任感。这种"知识+情感"的教育模式,使学生不仅能成为优秀的专业人才,更能成长为有温度的社会公民。

学校环境
  • 学校环境
    学校环境
  • 学校俯瞰环境
    学校俯瞰环境
  • 学校艺术画展
    学校艺术画展
  • 学校艺术墙
    学校艺术墙
  • 学校图书馆环境
    学校图书馆环境
  • 学校校园环境
    学校校园环境
课程导航
校区导航
0.03498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