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拥有一支由专业医生和康复训练师组成的专业医疗团队
  • 针对每位患儿的个体差异,定制科学合理且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 采用专业的设备为每位患儿提供专业化的康复治疗手段

400-888-4849

广州儿童多动症康复训练班:多维度干预体系助力孩子成长

广州儿童多动症康复训练班:多维度干预体系助力孩子成长

授课机构: 广州小米熊儿童康复中心

上课地点: 校区地址

成交/评价:

联系电话: 400-888-4849

广州儿童多动症康复训练班:多维度干预体系助力孩子成长课程详情

儿童多动症的典型表现与干预必要性

儿童多动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主要影响学龄期儿童。这类孩子往往面临多重成长挑战——课堂上难以专注听讲,作业本上的字迹东倒西歪,刚放下的铅笔转眼就找不到;课间总像有使不完的力气,在教室后排来回跑动,老师提醒多次仍坐不住;和同伴游戏时,不等对方说完规则就急着行动,常因抢玩具引发争执。这些看似"调皮"的行为,实则是大脑神经发育差异导致的功能障碍,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影响学习效率、社交关系甚至心理健康。

广州小米熊儿童康复中心开设的儿童多动症康复训练班,正是针对这些核心问题设计的系统化解决方案。不同于简单的行为约束,课程通过科学评估、针对性训练与家庭协同,帮助孩子建立内在的自控力与专注力,为后续学习生活打下基础。

康复训练班的核心内容体系

课程根据ADHD的不同类型(注意力缺陷型、多动-冲动型、混合型)制定差异化方案,覆盖从基础能力训练到社交技能提升的全流程。以下是具体训练模块的详细解析:

1. 注意力专项训练:从分散到聚焦的渐进式提升

针对"坐不住、易分心"的核心问题,课程设计了多层次的注意力训练。视觉注意力方面,通过"找不同"游戏(在两幅相似图片中找出5处差异)、迷宫闯关(从起点到终点的路径追踪)、拼图挑战(按线索完成30片拼图)等游戏化任务,逐步延长孩子的视觉专注时长。听觉注意力则采用"指令复述"(听3-5个连续指令后按顺序执行)、"声音辨位"(闭眼判断声源方向)等训练,强化对听觉信息的捕捉与处理能力。

以7岁的小宇为例,训练初期只能专注完成2分钟的找不同游戏,经过8周训练后,已能独立完成15分钟的拼图任务,课堂听讲时间从原来的5分钟延长至20分钟。

2. 自我管理训练:从被动约束到主动掌控

自我管理包含时间、情绪与行为三个维度。时间管理通过"日程表绘制"(用彩色贴纸标记学习、休息、游戏时段)、"沙漏计时"(用15分钟沙漏辅助完成作业片段)等工具,帮助孩子建立时间概念。情绪管理则通过"情绪卡片"(识别"开心""生气""难过"等情绪对应的表情)、"情绪小剧场"(角色扮演不同场景下的情绪反应),引导孩子用语言替代冲动行为表达感受。行为监控采用"进步存折"(记录每天3个良好行为,如"认真写作业10分钟""等待同伴说完再发言"),让孩子直观看到自己的改变,增强自信心。

3. 社交技能训练:从冲突到合作的关系建立

针对"爱插嘴、抢玩具"等社交问题,课程通过情景模拟与小组活动培养合作意识。例如在"玩具分享日"活动中,孩子们需要轮流使用拼图材料,学习说"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等你用完我再用";在"故事接龙"游戏中,必须等待前一位同伴说完才能继续,练习倾听与回应。对于人际冲突,训练师会引导孩子用"我看到...我感觉...我希望..."的句式表达需求(如"我看到你拿走了我的积木,我有点难过,希望我们能一起搭"),替代直接争抢。

4. 运动训练:释放能量与提升控制力的双重作用

课程特别设计了有氧运动与精细动作训练组合。有氧运动包括跳绳(连续完成30次)、拍球(双手交替拍球1分钟)、平衡木行走(沿10cm宽木梁走直线)等,帮助释放过剩精力的同时,提升前庭觉平衡能力。精细动作训练则通过串珠子(用细线穿5mm直径珠子)、握笔描红(沿虚线描绘简单图形)、手工折纸(折出纸船/青蛙等基础造型),锻炼手部小肌肉群的协调性,为书写、绘画等学习任务打基础。

5. 行为矫正:正向引导替代惩罚的科学方法

区别于传统的批评教育,课程采用"正向强化为主,适度负向引导"的矫正策略。当孩子出现良好行为(如安静坐5分钟、完成作业后收拾文具),训练师会立即给予具体表扬("你刚才坐得很端正,还认真听了老师的话,做得真棒!"),并配合贴纸奖励(积累10个贴纸可兑换小奖品)。对于不良行为(如打断他人说话),则采用"自然结果法"(如因抢玩具导致游戏暂停5分钟),让孩子体验行为与后果的关联,同时引导其思考"下次可以怎么做"。

课程特色:个性化与家庭协同的双重保障

训练效果的关键,在于方案的针对性与执行的持续性。广州小米熊儿童康复中心的课程体系,通过两大特色确保干预的有效性:

1. 多维度评估:从"模糊判断"到"精准定位"

正式训练前,孩子需完成包括注意力测试(如数字划消测试)、行为量表评估(如Conners父母问卷)、社交能力观察(小组游戏中的互动表现)在内的全面评估。训练师结合评估结果,明确孩子的核心问题(如"视觉注意力持续时间仅5分钟")、优势能力(如"大运动协调性良好"),从而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训练过程中每4周进行一次效果评估,动态调整训练重点。

2. 家庭支持体系:从"机构训练"到"日常渗透"

课程特别设置"家长工作坊",每周1次由儿童保健科医生与康复治疗师授课,内容涵盖ADHD的科学认知(如"孩子多动不是故意调皮")、家庭干预技巧(如"如何用计时器辅助写作业")、亲子沟通方法(如"积极倾听的3个步骤")。同时建立家庭训练日志,指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延续训练内容(如早餐时玩"指令复述"游戏,晚饭后进行10分钟拼图练习)。这种"机构-家庭"的协同模式,确保训练效果从课堂延伸到生活场景。

专业团队与课程形式

课程由具备5年以上儿童康复经验的团队主导,包括儿童保健科医师、康复治疗师、特殊教育教师,团队成员均持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授课形式采用"1对1精准干预+6人小班互动"结合模式——1对1课程针对注意力、精细动作等个体差异大的训练内容,小班课程则侧重社交技能、小组游戏等需要同伴互动的环节,兼顾个性化与社会性发展需求。

广州小米熊儿童康复中心

广州小米熊儿童康复中心
认证 7 年

成立: 2006年

认证 地址认证 教学保障 在线预约 到店体验 售后支持
0.04756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