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国际高中教育体系和海外求学规划,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理想
  • 采取合作办学方式,结合中方基础课程与美国国际课程体系
  • 根据学生基础和学业规划,为学生制定专属的学习方案

400-689-2779

广州第六中学国际班 - 学校简介

本文系统解析广州市第六中学国际课程中心的发展脉络,涵盖历史积淀、国际课程体系建设、办学核心理念及教学团队特色,全面呈现这所历史名校在国际教育领域的探索与实践。

八十余载办学积淀:从省一级名校到国家级示范的成长轨迹

位于羊城的广州市第六中学,自1937年创办以来,始终是南粤教育版图中的重要坐标。1994年,学校以扎实的办学成果获评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2007年,又凭借全面的教育质量成为广州市首批国家级示范性高中。2012年,"书香校园"的省级荣誉更是为这所历史名校增添了文化厚度——这些跨越时空的荣誉,不仅是对过往办学成绩的肯定,更构成了国际课程中心发展的坚实基底。

值得关注的是,这所传统名校并未止步于基础教育领域的深耕。从2013年引入AP国际课程(授权代码694534)开始,学校正式开启国际教育探索之路。通过引进美国优秀高中的教学体系与理念,首个国际班的成立标志着学校教育视野的全球化拓展。次年,美国高考考试委员会ACT(American College)的授权落地,GAC-ACT教学考试中心的设立进一步完善了国际课程的生态布局。

中外合作办学新突破:2023年国际课程中心的全面升级

经过十年国际教育实践积累,2023年成为学校国际教育发展的关键节点。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粤教外函[2023]17号),广州市第六中学国际课程中心(ICCNO.6)正式成立。这一升级并非简单的机构更名,而是通过与美国费尔蒙特私立学校(Fairmont Private School)的深度合作,构建起更系统的国际高中教育体系。

在课程设置上,中心采取"中方基础课程+美国国际课程体系"的融合模式:既保留中国基础教育的扎实功底,又引入美国课程的实践创新特色。双学籍培养机制的实施(国内高中学籍+合作方学籍),为学生提供了更灵活的升学路径。从培养目标看,中心明确将"冲击全美TOP30、英国TOP10、港前五等海外优秀院校"作为核心方向,同时兼顾国内优质高校的升学可能,真正实现教育选择的多元化。

这种合作模式的优势在具体教学中得以体现:例如数学课程既包含国内新课标要求的函数、几何模块,又增设AP微积分、统计等进阶内容;人文课程在语文、历史的基础上,加入美国文学、世界史等国际视角内容。通过这种有机融合,学生既能夯实学科基础,又能提前适应海外高校的学术要求。

办学使命的三重维度:文化传承与国际视野的深度融合

国际课程中心的办学使命,始终围绕"全球理解"与"中国根脉"展开。首先是构建优质学习环境,这里的"优质"不仅指硬件设施的完善(如配备专业实验室、多媒体教室),更强调学术氛围的营造——通过项目式学习、跨学科研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合作能力。

其次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定位:要求学生"根植中国文化",并非简单的文化知识记忆,而是通过传统文化课程(如书法、茶道、经典诵读)、社会实践(如非遗保护调研)等方式,让文化认同融入思维方式;"跨文化交流合作能力"则通过模拟联合国、国际生交换、海外研学等活动,在真实场景中提升语言沟通、文化理解能力;"创新素养"的培养更贯穿于课程设计——从STEM项目到创业竞赛,鼓励学生用批判性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特别值得提及的是,中心传承了广州市六中的"黄埔精神"。这种精神在国际教育场景下被赋予新的内涵:既保持"优秀严格"的德育管理传统(如日常行为规范、集体荣誉感培养),又成为"传承发扬中国文化的桥梁"——无论是接待海外来访团时的文化讲解,还是参与国际论坛时的观点表达,学生都在不自觉中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

教学团队的多元构成:用专业与热爱赋能学生成长

国际课程中心的教学团队,采用"外教+双语教师+中教"的多元结构。外教主要承担AP课程、英语语言等核心国际课程教学,均具备美国或英联邦国家教师资格认证,部分教师拥有海外高校任教经历;双语教师多为海归硕士或博士,既能用中文讲解学科逻辑,又能用英语拓展国际案例;中教则负责中方基础课程,将国内教学经验与国际课程需求有机结合。

团队成员的共同特点是"热爱教育"与"关注个体"。一位教授AP物理的外教曾分享:"每个学生的学习节奏不同,有的擅长公式推导,有的更关注实际应用,我们会为他们设计差异化的学习路径。"这种教育理念体现在日常教学中——从课后一对一辅导,到个性化升学规划,教师团队始终以"引导者"而非"灌输者"的身份参与学生成长。

值得关注的是,团队定期开展"跨文化教学研讨"。中教分享国内学生的学习特点,外教介绍海外高校的录取偏好,双语教师则充当文化沟通的桥梁。这种常态化的交流,不仅提升了教学的针对性,更让整个团队对"融合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结语:从历史名校到国际教育标杆的持续探索

从1937年的初创到如今的国际课程中心,广州市第六中学的发展始终与时代需求同频共振。国际课程中心的成立,不仅是学校教育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更展现了一所传统名校在教育变革中的开放姿态。无论是课程体系的创新、办学理念的深化,还是教学团队的建设,都围绕着"培养面向未来的国际人才"这一核心目标展开。对于选择这里的学生而言,收获的不仅是通往世界名校的通行证,更是适应未来挑战的综合能力——这或许就是国际教育最本质的意义。

学校环境
  • 学校环境
    学校环境
  • 学校操场环境
    学校操场环境
  • 计算机教室环境
    计算机教室环境
  • 地理教室环境
    地理教室环境
  • 学校图书馆环境
    学校图书馆环境
  • 学校教室环境
    学校教室环境
课程导航
校区导航
0.03539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