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山东省教育部门最新工作部署,高中(含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年级将作为春季学期首批返校群体,具体开学时间定为4月15日。这一安排充分考虑了毕业年级学生的升学需求与疫情防控的实际条件,旨在平衡教学进度与校园安全。
针对返校流程,文件特别强调"错时错峰"原则。各学校需结合自身规模、生源分布等特点,制定分时段报到方案。例如走读生与住校生可错峰入校,不同班级可按间隔30分钟的标准有序进入校园,避免人员聚集。同时要求家长接送车辆即停即走,校门口设置1米等候线,通过细化流程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除毕业年级外,初中毕业年级的开学时间安排也备受关注。文件明确初中毕业年级原则上按顺延一周做准备,具体时间由各设区市根据"市域同步"要求研究确定。这意味着同一市域内的初中毕业年级将在相近时段开学,既区域教学进度统一,也便于属地管理部门统筹资源。
对于高中(含中职)、初中非毕业年级及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高等学校的开学时间,文件指出将视疫情形势动态调整,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这一弹性安排体现了科学防控的原则,教育部门将持续监测疫情发展,综合评估校园防控条件成熟度后再作决定。
在正式开学前,全省大中小学校需继续组织开展线上教育教学。这一要求旨在确保教学进度不受影响,特别是为未返校的毕业年级学生提供持续学习支持。学校需优化线上课程结构,增加互动环节,教师应通过在线答疑、作业批改等方式加强学习效果跟踪。
针对校外培训机构,文件明确在各级各类学校正式开学前,不得开展任何形式的线下培训活动。这一规定与校园防控要求保持一致,避免因培训机构人员聚集带来额外风险。教育部门将联合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等部门加强巡查,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校园疫情防控是开学工作的核心环节。文件要求各学校严格参照《山东省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方案》《山东省中小学校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指南》《山东省高等学校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指南》等文件要求,制定"一校一策"防控方案。重点包括师生健康监测机制、教室宿舍通风消毒规范、食堂分餐管理办法、应急处置流程等内容。
为确保开学条件达标,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将联合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具体工作包括:指导学校开展应急处置演练(如发热学生隔离转运、教室临时封闭消毒等场景)、逐校进行开学条件核验。核验内容涵盖防控物资储备(口罩、消毒液、额温枪等)、隔离场所设置、师生健康台账等12项具体指标,核验不合格的学校不得开学。
对于学生及家长而言,需重点关注三方面准备:一是配合学校完成健康信息申报,如实填写14天行程轨迹;二是提前准备个人防护用品(如备用口罩、免洗消毒液);三是调整作息时间,逐步适应在校学习节奏。特别提醒毕业年级学生,返校后学校将组织学情诊断,及时查缺补漏,建议利用开学前一周自主梳理知识体系。
针对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文件强调各校要建立"一对一"沟通机制。对因特殊原因无法按时返校的学生,学校需安排专人对接,通过线上同步教学、课后辅导等方式保障学习进度,确保"一个都不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