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一次考大学的机会
艺术生需要参加专业考试,也就是艺考,艺考分为有美术类、音乐类、播音主持类、表(导)演类、书法类、舞蹈类、戏曲类等七个大项,除戏曲外其他六大类需要参加统考。
艺术生需要在每年的11月左右至次年1月份左右参加艺考统考考试,有的同学甚至还会在次年的3-4月份参加各艺术类院校组织的校考,6月份参加高考;文化生只需要参加6月份的高考。
如果艺术生在艺考中失利,没能拿到专业合格证,同样可以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以文化生的身份报考文化类专业,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艺术类考生可以兼报普通文理类专业。这其实是作为艺术生的优势,等于是有了两次高考机会,并且多了一个低分冲名校的机会。所以,从升学考试形式上来讲,艺术生要参加至少两次考试,文化生只需参加一次。
二、复习模式更为精简高效
艺术生在高三上半年要参加专业课集训,1-3月份要参加专业课考试,所以高三上半年基本上是没有时间学文化课的。而文化生在高三通常有一轮、二轮、三轮、冲刺的四个复习阶段。
当艺术生回校后,文化生已经进入了高考冲刺的复习阶段。加上,艺术生文化课的基础又比较薄弱,所以,艺术生不能完全照搬文化生的复习模式,而是应该更偏重基础。
三、志愿填报提前知晓填报院校
艺术生和文化生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填报志愿。文化生一般都是在高考分数出分后,才能选择志愿填报的学校,而在填报过程中需要考虑很多因素。而艺术生如果在校考时获取到了某一学校的合格证,学生即可在报考志愿时直接填这一学校,并且在校考期间也去到该学校考察对学校的环境比较熟悉,不需要考虑比较多的因素。如果艺术生没有在校考时获取到任何学校的合格证,则可以填报承认统考成绩的院校,学生在填报时就可直接在承认统考成绩的院校中选择。
四、前景更广阔
普通文理生在毕业后空间比较狭窄,压力更大。但艺术生因为有一技之长,既可以选择艺术相关的工作,也可以与文理生竞争,选择的空间更大,受环境的制约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