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办项目,官方主导
  • 办学规范,升学无忧
  • 教学、管理团队师资雄厚

400-888-4849

广州象贤中学 - 学校简介

象贤中学深耕基础教育领域,以幽雅的校园环境、雄厚的师资力量和独具特色的教育理念,成为展示广东优质基础教育的重要窗口。学校连续十年在广州市高中毕业班工作中斩获一等奖,更荣膺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是学生成长的优质沃土。

校园环境: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成长空间

步入象贤中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错落有致的建筑群与生机盎然的绿化景观。教学楼外墙以暖色调为主,搭配通透的玻璃幕墙,既了室内采光,又与周边植被形成自然过渡。校园内设有独立的图书馆、实验楼和艺术活动中心,其中图书馆藏量超15万册,涵盖学科拓展、人文经典等多个类别;实验楼配备数字化理化生实验室,满足学生探究性学习需求。最让师生称道的是中央景观带——四季有花的步行道串联起操场、凉亭和文化长廊,长廊上陈列着历届学生的优秀作品与校园历史沿革,每一处细节都传递着“环境育人”的理念。

象贤中学校园环境实拍

师资力量:专业与温度并重的教育团队

学校师资队伍的“精良”体现在多维度:现有教师中,高级教师占比达45%,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超过30%,更有5名市级学科带头人、12名区级骨干教师。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经验型”教师团队,象贤中学建立了“青蓝工程+工作坊+跨校教研”的立体培养体系。新教师入职首年需与教师“结对”,从备课到课堂管理全程跟进;骨干教师则牵头成立数学建模、英语戏剧等特色工作坊,定期开展教学案例研讨;此外,学校与省内多所重点中学建立教研联盟,每年组织10余场跨校交流活动,确保教学理念与方法始终与前沿接轨。这种“传帮带”与“开放创新”并存的机制,让教师团队既有扎实的教学功底,又具备灵活的创新能力。

教育理念:有灵魂的课堂与学科素养的培育

“办有灵魂的教育”是象贤中学的核心追求。这里的“灵魂”并非抽象概念,而是具体落实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学校提出“学科素养五维培养”模式——以知识建构为基础,通过问题探究提升思维深度,借助实践活动强化应用能力,结合跨学科项目拓展视野,最终实现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例如,在物理课堂上,教师不会局限于公式推导,而是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如桥梁承重、家电能耗);历史课则通过“情景重现”活动,让学生以“当事人”视角解读历史事件。这种教学模式的变革,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索者”,近年来在省级学科竞赛中,该校学生获奖率较五年前提升了35%。

教学成果:十年积淀的优质教育口碑

衡量一所高中的办学质量,毕业生的发展情况是重要指标。象贤中学已连续十年荣获广州市高中毕业班工作一等奖,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扎实的教学功底与科学的备考策略。学校拒绝“题海战术”,而是通过“分层教学+个性化辅导”精准提升学生能力: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开设“知识巩固小班”;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组织“竞赛培优小组”。这种差异化教学模式,使该校高考重点本科上线率连续五年稳定在65%以上,更有多名学生被清华、北大等高校录取。值得一提的是,在某年的广州市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中,该校位列全市第11名,成为区域内“优质高中”的代名词。

荣誉:社会认可的教育标杆

象贤中学的办学实力获得了多方认可:作为广东省示范性高中,其硬件设施、师资水平、管理机制均达到省级标准;被评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先进学校”“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则体现了其在教育创新与理论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更值得关注的是媒体与公众的评价——《信息时报》曾专题报道该校“匠心精神”,将其评选为“匠心精神品牌中学”;国际部因课程设置多元、学生出国深造率高,被同一媒体评为“综合实力突出国际部”。这些荣誉不仅是对过去的肯定,更激励着学校向更高目标迈进。

校园生活:多元活动滋养全面发展

除了学业成长,象贤中学的校园生活同样丰富多彩。学校现有30余个学生社团,涵盖科技、文艺、体育等多个领域:机器人社连续三年在省级比赛中获奖,戏剧社排演的原创剧目曾登上市级舞台,书法社定期举办校园书法展。此外,学校每年组织“文化艺术节”“科技嘉年华”“社会实践周”等品牌活动,其中“社会实践周”要求学生深入社区、企业或农村,完成调研报告或实践项目,培养社会责任感。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在课堂外找到兴趣所在,更锻炼了沟通、协作与创新能力,真正实现了“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

学校环境
  • 中秋节手工制作月饼
    中秋节手工制作月饼
  • 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
  • 上课情况
    上课情况
  • 外教老师解疑答惑
    外教老师解疑答惑
  • 宿舍环境
    宿舍环境
  • 食堂饭菜
    食堂饭菜
课程导航
校区导航
0.04025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