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合康复数据和实践经验,探索国内本土化康复实践
  • 适合国内自闭症谱系、言语发育迟缓等心智障碍儿童的体系
  • 致力于行为发展干预培训机构

400-888-4849

广州大米和小米 - 学校简介

大米和小米由南方都市报原首席记者姜英爽(昵称"大米")于2014年创立,从微信公众号科普起步,历经8年发展形成覆盖全国14城的30+康复中心网络,联合邹小兵教授等专家团队研发本土化RICE康复体系,已服务超1万例心智障碍儿童,涵盖发展行为、言语治疗等六大核心板块,并获2022年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机构创立背景与初期探索

提及国内心智障碍家庭支持领域的代表性机构,"大米和小米"是绕不开的名字。其创立者姜英爽(圈内常称"大米")拥有特殊身份——南方都市报原首席记者。2014年9月,这位媒体人敏锐捕捉到心智障碍群体在信息获取与专业支持上的缺口,以"大米和小米"微信公众号为起点,开启了为家庭倡导权益、普及科学干预知识的旅程。

初期运营中,团队聚焦两大核心:一是通过真实案例报道打破社会对心智障碍的认知误区,二是系统整理国内外前沿干预方法形成科普内容。数据显示,公众号上线半年内关注量突破5万,留言区频繁出现"终于找到可靠信息源""急需线下支持"等诉求,这为后续业务拓展埋下关键伏笔。

线下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升级

2016年,"大米和小米"迎来重要转折点——在深圳开设首家线下康复中心。这一步骤的落地,既源于线上用户的强烈需求反馈,也得益于专业团队的逐步组建。值得关注的是,团队从成立初期便注重学术背书:与中山三院邹小兵教授(国内自闭症领域权威专家)达成合作,同时引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博士级行为分析师(BCBA-D)袁巧玲等国际认证专家,形成"临床+实践"双轨研发团队。

经过3年实践数据积累与干预模式迭代,2019年"RICE康复体系"正式推出。这一体系的核心在于"本土化适配",针对国内家庭在文化背景、就医习惯、教育资源等方面的特殊性,整合应用行为分析(ABA)、结构化教学(TEACCH)等国际主流方法,开发出更符合本土儿童特点的评估-干预-跟踪全流程方案。据内部统计,采用该体系的儿童在6个月评估中,社交响应能力提升率较传统模式高18%。

全国服务网络与核心业务矩阵

截至当前,"大米和小米"已构建起覆盖14座重点城市的30多家康复中心网络,服务范围从一线城市延伸至成都、武汉等新一线城市。这种布局策略既考虑到心智障碍家庭的地域分布密度,也兼顾了不同城市的医疗教育资源差异。

具体到服务内容,机构形成了六大核心板块:

  • 发展行为干预:针对自闭症谱系、发育迟缓等儿童的核心行为问题,制定个性化干预计划;
  • ST言语治疗:聚焦语言发育迟缓、构音障碍等问题,采用多模态训练方法;
  • OT作业治疗:通过精细动作、感觉统合等训练提升生活自理与学习能力;
  • 融合支持:为进入普通学校的儿童提供校园适应指导,协助解决同伴交往、课堂参与等问题;
  • 家长培训:开设线上线下课程,教授家庭干预技巧与心理支持方法;
  • X小镇:针对高功能自闭症青少年的职业技能培训与社会融合实践基地。

数据显示,机构累计服务量已突破1万例,其中82%的家庭在3个月干预后反馈"孩子在社交主动性、指令理解等方面有明显进步",这一成效与团队坚持的"评估-干预-再评估"动态调整机制密不可分。

专业与发展展望

2023年1月,"大米和小米"入选深圳市2022年第四批高新技术企业名单,这一认定既是对其在康复技术研发上的肯定,也标志着机构从服务型向"服务+技术"双轮驱动模式的升级。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对研发投入、知识产权等有严格要求,机构目前已申请多项干预工具专利,并与高校合作开展康复数据研究项目。

谈及未来规划,团队表示将重点推进两方面工作:一是深化RICE体系的数字化应用,开发智能评估工具与家庭干预指导平台;二是扩大基层服务覆盖,通过合作共建模式让更多三四线城市家庭获得专业支持。"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做干预,更是帮助每个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创始人姜英爽在近期访谈中强调。

大米和小米机构实景
大米和小米康复中心内部环境
学校环境
  • 学校前台环境
    学校前台环境
  • 学校环境
    学校环境
  • 学校卫生
    学校卫生
  • 学校走廊
    学校走廊
  • 接待大厅
    接待大厅
  • 学校设备
    学校设备
0.0417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