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国内心智障碍家庭倡导权利,科普干预知识。
  • 结合康复数据和实践经验,探索国内本土化康复实践
  • 大米和小米拥有专业的管理和专家团队

400-888-4849

2-8岁儿童社交能力培养新路径:融合支持课程体系深度解析

2-8岁儿童社交能力培养新路径:融合支持课程体系深度解析

授课机构: 东莞大米和小米

上课地点: 校区地址

成交/评价:

联系电话: 400-888-4849

2-8岁儿童社交能力培养新路径:融合支持课程体系深度解析课程详情

儿童社交能力培养的关键突破口:融合支持课程的核心价值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社交能力的发展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与未来社会适应。针对2-8岁阶段儿童常见的社交沟通障碍或能力待提升问题,融合支持课程通过场景化互动、专项训练及系统支持,为儿童构建起从情绪管理到同伴互动的完整能力培养体系。区别于传统单向教学模式,该课程更注重"在体验中学习",让儿童在真实社交场景中掌握沟通技巧,逐步改善因前庭失调、触觉失调或本体失调引发的行为困扰。

明确目标人群:哪些儿童需要融合支持?

课程重点关注两类儿童群体:一类是存在明确社交沟通障碍的孩子,表现为主动交流意愿低、同伴互动困难;另一类是需要提升社交能力的普通儿童,例如在集体活动中规则意识薄弱、情绪管理能力不足。具体到生理层面,课程特别针对三类感统失调问题提供干预:

  • 前庭失调:常见表现为多动不安、方向感模糊、课堂注意力分散、情绪波动大;
  • 触觉失调:可能出现紧张孤僻、不合群、易激惹、饮食行为异常等情况;
  • 本体失调:主要体现为自信心不足、动作协调性弱于同龄人,难以完成复杂肢体任务。

通过针对性评估,课程会为每个儿童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确保训练内容与实际需求精准匹配。

课程核心设计:场景化训练与系统支持双轮驱动

1. 集体互动:在游戏中学习社交

课程采用4-6人小组教学模式,通过设计"角色扮演餐厅"、"合作搭积木"、"故事接龙"等集体游戏,让儿童在自然互动中实践社交技能。例如在"超市购物"游戏中,孩子们需要轮流扮演顾客与收银员,学习使用"请问这个多少钱?""谢谢"等礼貌用语;在"玩具分享日"活动中,教师会引导儿童观察同伴需求,练习"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的主动邀请话术。这些贴近生活的场景设置,让儿童更易理解并应用所学技巧。

2. 专项训练:解决核心能力短板

针对感统失调引发的具体问题,课程设置了三大专项训练模块:

  1. 前庭平衡训练:通过平衡木行走、旋转座椅等活动,提升儿童空间感知与注意力控制;
  2. 触觉脱敏训练:使用不同材质的教具(软毛刷、毛绒布、颗粒垫)进行触觉刺激,帮助儿童降低敏感反应;
  3. 本体强化训练:设计攀爬架、障碍跑等肢体协调活动,增强儿童对自身动作的控制能力。

所有训练均由大米和小米自主研发的教学系统指导,结合儿童实时反馈动态调整难度,确保训练效果可量化、可追踪。

3. 影子支持:延伸至日常生活的成长陪伴

除课堂教学外,课程特别提供影子康复师支持服务。经过密集理论与技能培训的影子康复师,会深入儿童日常生活场景(如幼儿园、家庭聚会),通过观察记录其社交行为,针对性解决"课堂能做、生活不会"的迁移难题。例如当儿童在幼儿园遇到同伴争抢玩具时,影子康复师会引导其使用"我们轮流玩"的协商策略,而非直接哭闹;在家庭聚餐中,帮助儿童学习"长辈先动筷"的餐桌礼仪,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际行为习惯。

师资保障:专业团队支撑课程落地

课程教学由大米和小米专业师资团队全程负责,每位授课教师均具备儿童发展心理学、特殊教育等专业背景,且在融合支持教育领域拥有3年以上教学经验。团队定期参与国内外感统训练、社交干预等主题培训,确保教学理念与方法持续更新。值得关注的是,课程配套的自主研发教学系统,整合了上千个典型社交场景案例库,教师可根据儿童具体情况快速调取适配的教学素材,大大提升了教学效率与针对性。

从课堂游戏设计到课后影子支持,从感统训练到情绪管理,融合支持课程构建了一套覆盖"评估-干预-巩固-迁移"的完整服务链条。通过这种系统化培养模式,已有数百名儿童在3-6个月的课程周期内,实现了社交主动性、情绪稳定性及同伴互动能力的显著提升。

东莞大米和小米

东莞大米和小米
认证 7 年

成立: 2006年

认证 地址认证 教学保障 在线预约 到店体验 售后支持
0.04431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