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课网 欢迎您!
课程导航

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核心考点速记(下篇):广州优路职业学校备考指南

时间: 06-29

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核心考点速记(下篇):广州优路职业学校备考指南

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核心考点速记(下篇)

心脏检查模块深度解析

在医师实践技能考核中,心脏检查是必测项目,涉及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四大环节。广州优路职业学校结合历年考试反馈,整理以下高频考点:

视诊关键要点

考生需准确掌握心脏解剖位置:正常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0.5~1cm处,搏动范围直径约2~2.5cm。常见异常搏动包括胸骨左缘3~4肋间搏动(提示心室肥大)、剑突下搏动(需区分右心室肥大或腹主动脉瘤)、心底部搏动(多见于主动脉弓瘤或肺动脉扩张)。心前区膨隆多与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或心肌炎后心脏增大相关;负性心尖搏动(搏动时内陷)则常见于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等疾病。

触诊与叩诊注意事项

心包摩擦感的触诊位置在胸骨左缘3~4肋间,坐位前倾且呼气末更明显。触及震颤是器质性心血管病的特征性体征,常见于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先天性心脏病等。当无法触及心尖搏动时,叩诊应从左第5肋间开始逐步向上。

听诊核心鉴别

心尖部舒张期杂音需重点区分早、中、晚时段及杂音性质。心包摩擦音与胸膜摩擦音的鉴别要点:前者粗糙、高调、与心搏一致(收缩期+舒张期),屏气后不消失;后者与呼吸相关,屏气可减弱。收缩期杂音常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舒张期杂音多见于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若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连续性机器样杂音,需首先考虑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天性心脏病。

腹部检查全流程要点

腹部检查涵盖视、触、叩、听四大环节,是技能考核的重点模块。广州优路职业学校总结以下易错考点:

视诊异常体征解读

全腹膨隆可能由腹腔积液(蛙腹)、积气(鼓音)或巨大包块引起;局部膨隆需区分脏器肿大(如肝脾)、肿瘤或疝。全腹凹陷多见于消瘦、脱水或恶病质。腹壁静脉呈“水母样”改变(脐周放射状曲张)提示门脉高压;腹式呼吸减弱常见于腹膜炎症、腹水或妊娠,消失则需警惕胃肠穿孔。腹部粗锁状膨胀是肠梗阻或结肠肿瘤的典型表现,蜘蛛痣(上腔静脉区)可通过压迫中心血管检验,常见于肝功能减退或妊娠期。

触诊操作规范

板状腹(腹壁强直如板)是急性胃肠穿孔或腹腔脏器破裂的特征体征。左侧腹部包块触诊需用深滑动触诊法:右手四指并拢随患者呼气下压,触及包块后滑动检查形状、大小、质地及粘连情况(肠管需垂直方向触诊)。双手触诊主要用于肝、脾、肾及腹腔肿块检查。腹膜刺激征(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提示腹膜炎;Murphy征(右锁骨中线肋缘交点)阳性多见于胆囊炎;麦氏点(脐与右髂前上棘中外1/3交界)压痛提示急性阑尾炎。

叩诊与听诊技巧

肝浊音界扩大可见于肝癌、肝脓肿;缩小常见于肝硬化或胃肠胀气。肠鸣音听诊以脐部最清晰,正常4~5次/分:活跃(>10次/分,见于急性胃肠炎)、亢进(高亢响亮,提示机械性肠梗阻)、减弱(数分钟1次,见于低血钾)、消失(持续3~5分钟未闻,警惕急性腹膜炎)。血管杂音方面,脐周收缩期杂音提示腹主动脉瘤或狭窄,肾动脉区收缩期杂音多见于肾动脉狭窄,脐周连续嗡鸣音为门脉高压特征。

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要点

这一模块重点考察考生对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体征的识别能力,以下为核心内容:

脊柱与四肢检查

脊柱活动度受限需区分颈段与腰段:颈段受限常见于颈椎病、结核或外伤;腰段受限多见于腰椎间盘突出、结核或骨折。正常颈椎前屈/后伸35~45°,腰椎前屈75~90°、后伸30°。第7颈椎棘突是计数胸椎的重要标志。四肢检查中,膝关节活动度为屈曲120~150°、伸5~10°、内旋10°、外旋20°;膝内翻(O型腿)表现为小腿内旋,膝外翻(X型腿)为小腿外旋。脊肋角叩痛提示肾脏病变(单侧肾结石,双侧肾炎)。

神经系统检查重点

神经反射包括浅反射(角膜、腹壁等)、深反射(肱二头肌、跟腱等)及病理反射。下腹壁反射消失提示胸11~12节段病变。脑膜刺激征(颈强直+克氏征+布氏征)阳性见于脑膜炎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肱二头肌反射检查需区分体位:卧位时患者前臂半屈内旋,医生叩击肌腱;坐位时患者前臂置于医生前臂上进行。

注:本文由广州优路职业学校根据历年考试大纲及考生反馈整理,内容涵盖实践技能考试高频考点,建议结合实操练习加深理解。

0.04098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