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背景与行业需求:为何选择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同等学力硕士班?
在建筑能源管理精细化、绿色建筑普及化的当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作为土木工程领域的关键分支,正承担着优化建筑环境、提升能源效率的核心任务。武汉工程大学开设的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同等学力硕士班,正是瞄准这一行业需求,致力于为设计研究院、大型物业、建筑工程单位等输送具备系统设计、设备运维、技术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以能源利用与建筑环境控制为核心,聚焦民用与工业建筑、运载工具等场景的温湿度、空气质量调控技术,涵盖采暖通风系统设计、冷热源设备研发及能源输送网络优化等核心方向。
院校支撑:武汉工程大学与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的学科实力
作为湖北省重点建设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武汉工程大学历经多年发展,已形成覆盖工、理、管、经等九大学科门类的综合化学科布局。2012年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小211工程”),2013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4年整体进入一本招生行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印证了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扎实根基。
具体到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的培养,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是核心依托。该学院不仅是国家土木工程领域和建筑行业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更拥有工程管理二级学科硕士点及配套的工程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学科发展上,学院以道路材料、工程结构防灾为特色,桥梁结构、道路工程、岩土工程等为优势方向,同时积极拓展交通工程、建筑学与城乡规划等新兴领域,形成了“传统优势+新兴增长”的多元发展格局。这种学科生态为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提供了跨领域融合的沃土——从建筑结构设计到能源系统匹配,从材料性能分析到设备运行优化,多学科交叉赋能学员的综合能力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自2021年起,学院正式面向社会开设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课程班,这一举措既是响应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践,也是服务区域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布局。
培养目标:从理论夯实到能力塑造的进阶路径
该课程班的培养目标可概括为“理论扎实、技能突出、适应性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具体而言,学员需掌握供热通风及制冷设备的基础理论体系,包括热质交换原理、传热学模型、设备运行逻辑等核心知识;同时重点提升工程设计、系统运行、施工管理及预算编制等实践能力。
职业发展层面,毕业生的方向覆盖四大领域:一是设计研究院,负责供热系统、空调系统的方案设计与优化;二是大型现代物业管理公司,承担建筑能源设备的日常运维与节能改造;三是建筑工程单位,参与设备安装施工的技术指导与质量监督;四是科研或教学机构,从事行业前沿技术研究或专业人才培养。无论是技术岗还是管理岗,课程班均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帮助学员建立“技术+管理”的复合能力模型。
课程体系:10门核心课拆解,构建专业知识网络
课程设置是培养质量的直接体现,本课程班围绕“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系统应用”两大主线,精心设计了10门核心课程,既涵盖基础理论,又聚焦前沿技术。以下逐一解析关键课程的学习价值:
1. 建筑热物理学
作为专业基础课,重点讲解建筑热环境的形成机制、热量传递规律及热工计算方法。通过本课程,学员将掌握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分析、室内外热交换模型构建等核心技能,为后续空调系统设计、节能改造提供理论支撑。
2. 冷热源新技术
聚焦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太阳能制冷等新型冷热源技术,系统学习设备选型、系统匹配及运行控制策略。课程结合实际案例,解析不同气候区、建筑类型下冷热源方案的优化路径,助力学员掌握行业前沿技术应用。
3. 高等传热学
深化传热学理论,重点研究非稳态传热、相变传热及复杂边界条件下的传热问题。通过数学模型推导与数值模拟实践,提升学员对传热过程的定量分析能力,为设备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工具。
4. 现代空调技术
涵盖智能空调系统、变风量(VAV)系统、多联机系统等现代空调技术,讲解系统设计流程、设备调试方法及节能控制策略。课程融入BIM技术应用,通过三维建模直观呈现空调系统与建筑结构的协同关系。
5. 建筑电气控制技术
针对供热通风及空调系统的电气控制需求,学习PLC编程、传感器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等内容。通过实验平台操作,掌握设备启停控制、温湿度联动调节等实际技能,提升系统智能化管理能力。
6. 空气净化原理及应用
随着室内空气质量要求提升,本课程系统讲解颗粒物、气态污染物的净化机理,涉及过滤、吸附、催化等技术原理,同时介绍新风系统与空气净化器的选型与配合使用,满足绿色建筑认证及健康住宅的设计需求。
其他核心课程
包括数据采集系统与接口技术(掌握设备运行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供热技术及太阳能利用(传统供热技术升级与可再生能源融合)、高等热质交换技术原理(强化热质传递效率的理论与方法)、测试技术与数据处理(实验数据的测量、分析与误差控制)。每门课程均设置实践环节,通过案例研讨、实验操作、项目设计等方式,确保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
选择本课程班的三大核心优势
其一,学科资源丰富。依托武汉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的科研平台与实验中心,学员可接触到行业领先的实验设备与工程案例,实践机会贯穿整个学习周期。
其二,课程设计贴合行业。所有课程内容均由学院教师联合行业专家共同制定,及时纳入“双碳”目标下的绿色建筑标准、智能建筑技术等前沿内容,确保知识体系与行业需求同步。
其三,培养模式灵活。针对在职学员的学习需求,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理论课通过录播视频灵活学习,实验课与案例研讨安排集中面授,兼顾学习效果与时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