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实力:用数据说话的课程根基
广州国际学校高中部的课程体系以扎实的升学成果为核心支撑。自2005年高中部成立以来,高考成绩始终保持稳步增长态势,连续多年稳居海珠区前列。值得关注的是,所有高考科目均被教育部门评定为优秀学科,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学科教学的均衡性,更印证了课程设计的科学性。
从升学数据看,学校高考长期稳定在95%以上,其中本科上线率自2012年起突破40%,重点本科上线率持续超过10%,实现了"基础、本科上线率、重点上线率"的三向攀升。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每年均超额完成市、区下达的高考指标,用实际成果兑现了"三年提质、五年腾飞"的办学承诺。
在优秀学生培养方面,2011年孟晴润同学、2012年黄榕基同学先后被深圳大学录取;2014年蔡凯隆同学更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成为学校尖子生培养的典型案例。艺体特长生培养同样亮点频现,联考、单考中专业与文化双达重点线的人数持续突破;港澳台学生参加联考及暨大华侨两校单考更是保持上线率。此外,每届均有多名学生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国际学府录取,展现了课程体系的国际视野。
师资矩阵:专业与经验的双重保障
高中部的教学实力,核心源于一支结构合理、经验丰富的师资团队。依托集团化办学优势,学校构建了"专家顾问+骨干师资+青年教师"的三维培养体系。全国高考研究权威专家组成的顾问团队中,深圳市名特教师雷晓莉、李达荣、董晓平、陈庆军、邵英等业内知名专家定期到校指导,从教学策略到命题研究提供前沿支持。
在专任教师队伍中,现有33名教师全部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高级教师18人,研究生学历教师10人,形成了"高职称引领、高学历支撑"的人才结构。更值得关注的是,省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及各级(含省市、集团、学校、学部)共计19人,市区中心组成员8人,这支队伍的专业水平、敬业精神与职业操守在广州教育圈广受认可。
学校特别注重青年教师培养,通过"师徒结对""教学竞赛""跨校交流"等机制,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目前,青年教师占比约35%,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已逐渐成为教学一线的新生力量,为师资队伍注入了活力与创新思维。
教学特色:全人教育的实践路径
高中部的教学体系不仅关注学业成绩,更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人格塑造。其中,"高中生人生规划"课程作为德育系列的核心模块,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通过系统化的学业规划指导,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制定成长路径,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在人格教育方面,学校将其视为教育的最高目标。通过运动会、艺术节、科技节、经典诗文朗诵节、合唱节、春秋季社会实践等六大主题活动,构建起立体的成长场景;同时,学生合唱团、足球队、戏剧社、文学社、学生广播电台等20余个学生社团,为兴趣培养与能力拓展提供了多元平台。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生活,更在实践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创新思维与社会适应能力。
从校园生活适应到优秀习惯养成,从学业成绩提升到人生发展规划,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到国际视野拓展,高中部建立了全周期的成长支持体系。无论是新生入学时的"学长伴学计划",还是高三阶段的"个性化升学指导",亦或是针对国际生的"跨文化交流项目",学校始终以"最优服务"为宗旨,让家长安心工作、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