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效提升孩子的观察性学习,一致反应等5大核心能力
  • 居家干预助力宝贝快速成长
  • 找到合适的干预目标,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

400-888-4849

自闭症儿童校园融合能力培养专项课程全解析

自闭症儿童校园融合能力培养专项课程全解析

授课机构: 佛山大米和小米

上课地点: 校区地址

成交/评价:

联系电话: 400-888-4849

自闭症儿童校园融合能力培养专项课程全解析课程详情

自闭症儿童校园融合能力培养专项课程全解析

一、融合培训的核心目标与适用群体

对于中高功能自闭症儿童而言,能否顺利融入校园生活是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挑战。这类孩子往往具备基础认知能力,但在集体规则遵守、社交互动反馈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融合支持教育服务正是针对这一需求设计的专项课程,通过构建自然康复场景,重点提升儿童的社会融合能力、校园生活适应力,为后续正式入学及长期学习奠定基础。

课程主要面向处于康复阶梯第四至第五阶段的中高功能自闭症儿童,覆盖幼儿园至小学初期的关键适应期。家长普遍反馈,孩子在进入集体环境时易出现"行为管理混乱""规则意识薄弱""社交回应滞后"等问题,而本课程通过系统化训练,能有效改善这些状况。

二、课程设计的底层逻辑与核心模块

区别于传统康复训练的单向输入模式,融合支持教育采用"情景化+主题式"双轨教学法。课程设计紧密贴合校园真实场景,从"环境熟悉-规则认知-互动实践"三个维度逐步推进,确保训练内容与实际需求高度匹配。

模块一:情景化校园预演训练

模拟幼儿园/小学的日常活动流程,包括晨间签到、课堂听讲、课间休息、集体游戏等典型场景。通过角色扮演、教具辅助等方式,让孩子提前熟悉"排队拿水杯""举手发言""轮流使用玩具"等具体环节。例如在"课堂听讲"模拟中,教师会设置"老师提问-等待发言-回答问题"的完整流程,反复练习直至形成行为记忆。

模块二:主题式社交技能培养

以"集体游戏""生活自理""沟通表达"为三大核心主题,设计阶梯式训练内容。集体游戏环节侧重规则遵守与轮流意识培养,如通过"传球接力""拼图合作"等活动,让孩子理解"等待-参与-分享"的互动逻辑;生活自理主题则结合"整理书包""用餐礼仪"等日常场景,将独立完成任务与社交反馈(如说"请""谢谢")结合训练;沟通表达模块聚焦"目光对视""情绪回应""主动提问"等具体技能,通过情景对话、视频示范等方式强化练习。

模块三:针对性行为干预支持

考虑到每个孩子的行为特征差异,课程特别设置个性化干预环节。教师会通过前测评估确定孩子的"易触发问题行为"(如课堂突然离座、拒绝参与活动等),制定专属干预方案。例如针对"课堂离座"问题,教师会采用"视觉提示卡"(标注"现在上课,坐好")+ 即时强化(完成5分钟坐立给予小贴纸)的组合策略,逐步延长专注时间。

三、特色支持体系:从课堂到校园的全程护航

为确保训练效果能延伸至真实校园环境,课程配套了"影子康复师培训"与"家校协同机制"两大支持体系。

1. 影子康复师驻校支持

经过密集培训的影子康复师会跟随孩子进入实际校园环境,通过观察记录日常行为表现(如课间活动参与度、课堂指令执行情况),实时给予行为引导。例如当孩子在课间游戏中出现推搡同伴的行为时,康复师会立即介入,用"轻轻碰"的示范替代错误动作,并在事后通过情景回顾强化正确行为。

2. 家校协同训练计划

每周教师会与家长进行训练反馈沟通,制定家庭延伸练习任务。例如课堂上完成了"排队等待"的训练,家庭任务可能是在超市结账时练习"安静排队2分钟",家长通过拍摄视频记录进展,教师在下一次课程中进行针对性指导。这种"课堂训练-家庭泛化-校园应用"的闭环模式,能有效提升技能迁移效果。

四、师资保障与课程优势

课程由广州大米和小米专业师资团队全程授课,每位教师均具备自闭症康复教育相关,拥有3年以上融合支持教学经验。团队自主研发的"校园融合能力评估系统",能精准定位孩子的能力短板;配套的"动态课程调整机制",可根据训练进展实时优化教学内容,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最适配的训练方案。

从大量结课案例来看,85%以上的学员在3-6个月训练后,能明显提升集体规则遵守能力(如课堂坐立时间延长至15分钟以上)、社交互动主动性(如主动发起3次以上游戏邀请),为正式融入校园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佛山大米和小米

佛山大米和小米
认证 7 年

成立: 2006年

认证 地址认证 教学保障 在线预约 到店体验 售后支持
0.03577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