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注于孩子的康复训练,累积下很多的案例,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
  • 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运用游戏等等趣味活动,逐渐让孩子敞开心扉
  • 全方位的教学,个性化教学,从孩子角度出发

400-888-4849

佛山5-12岁儿童多动症康复训练:专注力/自控力/社交力多维提升方案

佛山5-12岁儿童多动症康复训练:专注力/自控力/社交力多维提升方案

授课机构: 佛山小米熊儿童康复中心

上课地点: 校区地址

成交/评价:

联系电话: 400-888-4849

佛山5-12岁儿童多动症康复训练:专注力/自控力/社交力多维提升方案课程详情

多动症对儿童成长的具体影响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部分儿童常表现出难以持续听讲、频繁打断他人对话、坐立不安等情况,这些可能是多动症的典型表现。作为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多动症主要影响儿童三大核心能力:一是注意力稳定性,孩子难以在课堂或作业中保持15分钟以上专注;二是行为自控力,容易因微小刺激产生冲动反应;三是社交适应性,过度活跃的行为可能导致同伴互动受阻。长期来看,这些问题不仅会拉低学习成绩,更可能引发自信心不足、亲子关系紧张等衍生问题。

以9岁的小宇为例,他在课堂上经常离开座位,作业错误率高达60%,同学游戏时总因推搡动作被排斥。家长起初认为是"调皮",直到专业评估显示,小宇的注意力持续时间仅为同龄儿童的1/3,冲动控制能力落后2年。这正是多动症未及时干预的典型案例——症状背后是神经发育的阶段性滞后,需要系统性训练支持。

针对性康复训练的核心设计逻辑

佛山小米熊儿童康复中心的儿童多动症康复训练班,基于儿童神经发育特点与行为矫正理论,构建"生理-心理-社会"三维干预体系。训练前通过专业评估工具(包括Conners行为量表、注意力测试软件等),全面记录孩子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冲动反应频率、社交互动模式等20余项指标,形成个性化训练档案。

课程设计特别强调"可感知进步",每个训练模块设置阶梯式目标。例如注意力训练从5分钟专注开始,每2周提升2-3分钟,配合可视化进度表让孩子直观看到成长;行为管理则采用"积分银行"机制,日常遵守规则可兑换周末公园活动等强化物,将抽象的"自控"转化为具体的行为激励。

五大核心训练模块详解

1. 注意力基础强化训练

通过"视觉追踪游戏"(如寻找隐藏在复杂图案中的特定图形)、"听觉分辨练习"(听故事后复述关键数字)等多感官刺激方式,逐步延长专注时长。针对不同孩子的优势感官(视觉型/听觉型)调整训练重点,例如对视觉敏感的孩子增加拼图难度,对听觉敏感的孩子设计听指令拍球游戏。

2. 行为规范与管理训练

建立"三步行为引导法":首先明确规则(如"说话前先举手"),然后通过角色扮演练习正确行为,最后在真实场景中应用并记录。配套使用行为日历,每日由家长和老师共同记录进步点(如"今天等待了30秒才发言"),每周汇总兑换奖励,强化积极行为模式。

3. 认知功能提升训练

针对记忆、逻辑、理解等核心认知能力设计专项练习。例如记忆训练采用"故事串联法"(将需要记忆的单词编成有趣故事),逻辑训练通过"因果关系卡片"(给出事件结果,让孩子推导可能原因),帮助孩子建立信息处理的完整链条,提升学习效率。

4. 社交技能情景训练

模拟教室、操场、生日会等真实社交场景,通过"角色互换"练习(如扮演被打断的同学)、"问题解决小组"(共同讨论如何加入同伴游戏)等方式,让孩子直观感受不同行为的社交反馈。训练中特别强调"具体指导",例如不仅说"要友好",而是教"可以说'我能和你们一起玩吗?'"。

5. 情绪识别与调节训练

通过"情绪卡片配对"(识别不同表情对应的情绪名称)、"情绪温度计"(用1-10分量化当下情绪强度)等工具,帮助孩子建立情绪认知。同时教授具体调节方法,如"数数法"(生气时从1数到10)、"深呼吸法"(用鼻子吸气4秒,嘴巴呼气6秒),将抽象情绪转化为可操作的调节步骤。

四大教学特色保障训练效果

与传统康复课程相比,该训练班通过四大特色构建更有效的干预体系:

  • **个性化方案定制**:每位孩子入学前完成3次专业评估(包括行为观察、家长问卷、仪器检测),结合评估结果制定包含训练目标、重点模块、进度安排的专属计划,每4周根据进展动态调整。
  • **游戏化训练设计**:将80%的训练内容融入游戏场景,如用"寻宝游戏"训练注意力,用"超市购物游戏"练习行为等待,用"角色扮演游戏"提升社交技能,让孩子在参与中自然完成训练。
  • **家校协同支持**:每周发放《家庭训练指南》,包含3-5个可在家完成的小练习(如"一起玩10分钟拼图");每月举办家长工作坊,讲解多动症知识与沟通技巧;建立家长交流群,及时分享训练进展与调整建议。
  • **专业团队护航**:训练由持国家康复治疗师资格证、儿童心理指导师证的双证教师主导,团队平均从业经验6年以上,定期参与国内外多动症干预技术培训,确保训练方法的科学性与前沿性。

适合对象与训练形式说明

训练主要面向5-12岁学龄期儿童,这个阶段是大脑神经可塑性的时期,及时干预能显著提升训练效果。课程提供两种教学形式:

一对一精准干预

适合症状较明显(如注意力持续时间<10分钟、冲动行为频繁)或伴随其他发育问题(如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每次训练45分钟,重点突破个体薄弱环节,例如针对"无法等待"的孩子,设计阶梯式等待训练(从等待10秒到1分钟逐步提升)。

小班互动教学(6人以内)

适合症状较轻或已完成一对一基础训练的孩子。通过小组游戏、情景模拟等形式,在真实社交环境中练习注意力、自控力与社交技能。例如"小组拼图比赛"需要轮流操作,既训练等待能力,又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无论是哪种形式,课程均采用"评估-训练-再评估"的闭环模式,每2个月进行效果测评,用数据直观呈现孩子的进步(如注意力持续时间提升30%、冲动行为减少40%),让家长清晰看到训练价值。

佛山小米熊儿童康复中心

佛山小米熊儿童康复中心
认证 7 年

成立: 2006年

认证 地址认证 教学保障 在线预约 到店体验 售后支持
0.03336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