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注于孩子的康复训练,累积下很多的案例,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
  • 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运用游戏等等趣味活动,逐渐让孩子敞开心扉
  • 全方位的教学,个性化教学,从孩子角度出发

400-888-4849

佛山2-6岁儿童社交能力干预指南:小米熊社会交往提升课程全解析

佛山2-6岁儿童社交能力干预指南:小米熊社会交往提升课程全解析

授课机构: 佛山小米熊儿童康复中心

上课地点: 校区地址

成交/评价:

联系电话: 400-888-4849

佛山2-6岁儿童社交能力干预指南:小米熊社会交往提升课程全解析课程详情

孩子社交退缩?这些信号需警惕

在幼儿园门口,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其他孩子手拉手玩滑梯,有个小朋友却躲在角落捏衣角;课堂上老师提问,别人抢着回答,有的孩子低头盯着脚尖;生日派对上,同伴递来玩具,某些孩子要么扭头避开,要么直接推开……这些看似"内向"的表现,可能是社交发展障碍的早期信号。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2-6岁是社交能力发展的关键窗口期。这个阶段若出现回避眼神交流、拒绝参与集体游戏、无法用语言表达需求等情况,不仅会影响当下的同伴关系,更可能为未来的学习适应、情绪管理埋下隐患。此时,专业的社交干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小米熊社交提升课程:为2-6岁孩子

针对2-6岁社交发展障碍儿童的特殊需求,佛山小米熊儿童康复中心依托应用行为分析学理论框架,结合多年临床干预经验,研发了一套系统性的儿童社会交往能力提升课程。课程以"游戏化介入+情景化引导"为核心,通过激发表达动机、创设互动场景、强化正向反馈等方式,帮助孩子逐步建立社交信心。

与普通早教课程不同,该课程聚焦"社交核心能力"培养,重点提升三大维度:一是主动表达能力——从用手势指认到完整说出需求;二是集体适应能力——学会在小组中等待、轮流、配合;三是同伴互动能力——掌握分享、合作、解决简单冲突的技巧,为顺利过渡幼儿园生活打基础。

课程详情:六大模块覆盖社交全场景

课程采用"评估-计划-训练-再评估"的闭环模式,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动态调整方案。具体包含六大特色模块:

1. 音乐律动:用节奏打开互动之门

课程精选轻快的儿童音乐,配合沙锤、铃鼓等小乐器,设计"传递乐器""跟节奏拍手"等互动环节。通过感知音乐的快慢强弱,不仅能提升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更能在"递给同伴乐器""和老师击掌"的过程中,自然建立"我需要和别人互动"的意识。

2. 绘本故事:在情节中学习表达

选择《小松鼠交朋友》《一起玩真开心》等主题绘本,通过"观察画面-提问引导-角色扮演"三步法展开。例如读到"小熊想加入小兔的游戏"时,老师会问:"小熊该怎么说?"鼓励孩子模仿"我能和你们一起玩吗?"的句式;读完后让孩子分角色表演,把书本中的语言转化为实际社交场景的表达。

3. 感统活动:用身体感知促进社交

设置平衡木、大笼球、触觉板等感统器材,设计"两人合作过平衡木""你推我接大笼球"等双人游戏。当孩子在活动中需要同伴辅助时,自然产生"我需要求助""我要配合"的社交行为,同时感统刺激能促进大脑神经发育,为更复杂的社交互动提供生理基础。

4. 社交游戏:在玩耍中掌握技巧

设计"玩具交换站""生日派对"等主题游戏,融入"轮流等待""分享玩具""表达感谢"等核心社交规则。例如在"玩具交换站"中,孩子需要用自己的玩具和同伴交换,过程中老师会引导:"你可以说‘我想用小车换你的积木’""交换后要说‘谢谢’",让社交技巧在游戏中自然内化。

5. 手工美术:用创作连接彼此

开展"合作画长卷""一起做黏土"等活动,孩子需要分工完成作品——你捏兔子耳朵,我做胡萝卜,他画草地。在共同创作中,他们会自然产生"我需要你的帮助""你的部分真好看"等交流,既锻炼了手部精细动作,又强化了合作意识。

6. 生活自理:独立能力增强社交自信

从"自己穿脱鞋子""用勺子吃饭""收拾玩具"等基础技能入手,通过"分解步骤+正向鼓励"教学。当孩子能独立完成这些任务时,会产生"我能行"的自信,这种自信会迁移到社交场景中——更愿意尝试和同伴交流,因为"我自己能做好,和别人相处也能做好"。

三大核心优势:让干预更精准有效

区别于模式化的社交课程,小米熊儿童社会交往能力提升课程在训练方法、过程监控、个性化服务上形成了独特优势:

多元训练方法,拒绝"一刀切"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灵活运用社交技能训练(如教授"如何打招呼")、社交游戏介入(在游戏中自然学习)、社交故事引导(通过故事理解社交规则)等方法。例如对语言能力较弱的孩子,优先用游戏和动作互动;对能表达但不敢主动的孩子,重点训练"发起对话"的技巧。

全周期动态评估,效果可量化

课程设置"入学评估-月度评估-毕业评估"三级监控体系。入学时通过《儿童社交能力评估量表》确定基线;每月通过观察记录(如主动发起互动的次数、回应同伴的频率)形成进步报告;结课时对比入学数据,明确孩子在表达动机、互动时长、规则遵守等维度的具体提升,让家长清楚看到干预效果。

1对1定制方案,关注个体差异

课程采用"1对1+小班"灵活授课模式:1对1教学中,老师针对孩子的特殊需求(如有的孩子害怕眼神接触,有的拒绝分享玩具)制定专属训练计划;小班教学(3-5人)则模拟真实社交场景,让孩子在同伴互动中实践所学技巧。这种"个性化干预+场景化练习"的组合,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最适合的帮助。

给家长的建议:家庭干预与课程训练的协同

儿童社交能力的提升是"机构训练+家庭巩固"的双向过程。家长可以从这几方面配合:一是创造社交机会,每周带孩子参加1-2次同龄聚会;二是及时强化正向行为,当孩子主动打招呼时,具体表扬"你刚才和小朋友说‘你好’,做得真棒";三是避免过度保护,不要因为孩子害羞就替他回答问题,而是耐心等待他自己表达。

佛山小米熊儿童康复中心的老师也会定期与家长沟通,提供家庭训练指导手册,帮助家长将课堂上的社交技巧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形成"机构-家庭"的干预闭环,让孩子的社交能力在持续实践中稳步提升。

佛山小米熊儿童康复中心

佛山小米熊儿童康复中心
认证 7 年

成立: 2006年

认证 地址认证 教学保障 在线预约 到店体验 售后支持
0.0334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