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需求到落地:MBAPlus课程的诞生逻辑
在企业管理场景中,越来越多管理者面临"学历达标但能力卡关"的困境——拥有大专或本科学历,具备1年以上工作经验,却在战略决策、风险预判、团队赋能等核心环节难以突破。学威国际商学院在服务"国际MBA"学员过程中,通过数千份调研问卷发现:超73%的在职管理者希望课程不仅能提升学历,更能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管理难题。基于此,MBAPlus实战研修班应运而生。
这一课程体系延续了学威国际商学院"国际MBA"的系统性优势,同时重点强化实战属性。特别邀请华为、阿里、小米等世界500强企业背景的高管组成师资团队,将企业真实案例转化为教学素材,让课堂讨论直接对接商业实战,真正实现"学完就能用"的培养目标。
谁更需要MBAPlus?三类核心适配人群画像
MBAPlus实战研修班的适配人群有明确的特征标签,主要针对三类职场管理者:
1. 经验积累期管理者:工作1-3年,已担任基层管理岗(如部门主管、项目组长),需要从"执行者"向"管理者"角色转型,亟需系统学习团队管理、目标拆解等实战技能。
2. 瓶颈突破期管理者:工作3-5年,处于中层管理岗(如部门经理、区域负责人),面临战略落地偏差、跨部门协作低效等问题,需要提升商业敏感度与决策能力。
3. 转型发展期管理者:传统企业中高层(如厂长、运营总监),面对数字化转型趋势,需要掌握资本运作、模式创新等新技能,推动企业从"经验驱动"向"资本驱动"升级。
无论处于哪个阶段,学员的共性需求都是:通过更贴近实际工作场景的学习,快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学历背书增强职业竞争力。
四大核心优势:MBAPlus的实战力从何而来?
1. 战略决策训练:从"跟跑"到"领跑"的思维升级
课程设置"动态商业环境下的战略决策"模块,通过模拟不同行业(制造业/互联网/服务业)的市场波动场景,要求学员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市场分析、资源调配、风险评估等全流程决策。华为前战略规划总监将结合5G技术迭代期的企业决策案例,拆解"如何在信息不全的情况下做出最优选择"。
2. 风险预判机制:让"防患未然"成为管理本能
针对管理者常见的"事后补救"痛点,课程特别设计"企业风险预警体系搭建"内容。阿里集团前风控专家将分享电商大促期间的流量洪峰应对、供应链中断等真实案例,教授如何通过数据监测、指标拆解建立风险预警模型,帮助管理者提前3-6个月识别潜在危机。
3. 绩效赋能系统:激活团队的"自驱型成长"模式
针对"管理者累、团队效率低"的普遍问题,课程引入"目标-反馈-激励"三维度管理工具。小米生态链前人力资源总监将结合智能硬件团队的管理实践,讲解如何通过OKR目标拆解、即时反馈机制、个性化激励方案,让团队从"被动执行"转向"主动创造",某学员企业应用后团队人均效能提升42%。
4. 资本转型路径:传统企业的"第二增长曲线"设计
针对传统企业面临的"增长停滞"困境,课程开设"产业资本运作实务"板块。华尔街背景的金融导师将结合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消费品牌IP化等案例,解析股权设计、融资策略、资产证券化等核心环节,帮助传统企业管理者掌握从"产品经营"到"资本经营"的转型方法论。
学威国际商学院:13年沉淀的教育支撑力
MBAPlus实战研修班的落地,依托于学威国际商学院13年的国际MBA教育积淀。自21世纪初创立、2005年聚焦国际MBA领域以来,学威已形成三大核心支撑体系:
师资矩阵:300余人的教学团队中,既有新东方、华尔街的教育专家,也有百度、阿里的互联网实战派,更包含欧美MBA留学生组成的学术支持组,确保课程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温度。
服务网络:目前已在上海、北京、深圳等15大城市设立分公司,覆盖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核心经济圈,无论学员身处哪个城市,都能获得本地化的课程服务与学员交流支持。
学员生态:累计服务数万名国际MBA学员,形成跨行业、跨职级的优质人脉网络。MBAPlus学员可直接接入这一生态,通过案例工作坊、行业沙龙等形式,实现资源共享与合作可能。

在"学历+能力=实力"的培养理念下,MBAPlus实战研修班不仅是一门课程,更是职场管理者突破成长瓶颈的关键杠杆。无论是希望夯实管理基础的新手,还是寻求转型突破的管理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匹配的成长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