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邮经管学院:信息产业背景下的经管教育特色
西安邮电大学(简称西邮)自1950年建校以来,始终以信息科技为立校之本,经过七十余年发展,已形成以工学为主体,工、理、管、经、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格局。2003年,学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正式启动硕士研究生招生;2010年起开展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逐步成为西北地区同等学力申硕培养的重要基地。
作为学校重点建设的二级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依托西邮在信息领域的深厚积淀,构建了"管工融合、信息赋能"的特色发展路径。学院下设经济与金融学系、工商管理系、会计学系、电子商务与信息管理系4个教学单位,拥有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3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以及工商管理(MBA)、会计专业硕士(MPAcc)2个专业硕士授权点。在人才培养上,学院秉持"克明俊德、守正创新、学以致用、经世济民"的理念,以"创新应用、特色实践、经管结合、管工融合、信息支撑、国际视野"为指导,致力于培养懂技术、精管理、通经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数字经济方向研修班:培养目标与能力模型
针对数字经济时代对经管人才的新需求,学院特别开设应用经济学专业数字经济方向研修培训班。课程以"理论奠基+实践赋能"为核心逻辑,旨在培养具备三大核心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一是系统掌握应用经济学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能够运用经济模型分析数字经济领域的现实问题;二是熟练使用数据分析工具,具备从海量经济数据中挖掘价值、辅助决策的能力;三是具备国际视野与创新意识,能够适应数字经济背景下部门、企事业单位及高校的经济分析、预测决策与教学科研需求。
具体培养过程中,课程注重"知识-能力-素养"三维提升:在知识层面,强化数字经济相关理论的系统性学习;在能力层面,通过实验课程与案例教学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素养层面,强调严谨的治学态度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学员结业后,可在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经济部门或高等院校,从事数字经济分析、产业政策研究、企业战略规划等工作,成为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关键力量。
课程体系设计: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应用经济学专业数字经济方向研修班的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了"夯实基础、突出应用、兼顾前沿"的设计原则,整体分为必修与选修两大模块,总课时覆盖数字经济分析的全流程能力培养。
必修课程:构建核心知识框架
- 应用统计学:掌握经济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方法,为后续课程提供工具支撑
- 经济应用数学:强化数学建模能力,提升对经济现象的量化分析水平
- 高级经济学:深化微观、宏观经济学理论,重点讲解数字经济下的市场结构与资源配置
- 计量经济学:学习经济变量间因果关系的统计验证方法,培养实证研究能力
- MATLAB应用:通过软件操作实现经济模型的编程与模拟,提升数据处理效率
- SAP/ERP实验:模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运行,理解数字技术对企业管理的改造逻辑
- 数字经济概论:系统学习数字经济的内涵、特征及发展趋势,奠定专业认知基础
- 电子商务前沿:跟踪电商模式创新,分析数字技术对消费市场的重塑效应
- 互联网金融:研究金融科技应用场景,掌握数字金融产品的设计与风险控制
- 硕士英语:强化专业文献阅读与学术写作能力,满足国际交流与研究需求
选修课程:拓展个性化能力边界
- 数据挖掘与大数据分析:学习机器学习算法在经济预测中的应用,提升数据洞察能力
- 企业战略管理:结合数字经济特征,探讨企业竞争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 营销管理:研究数字营销的渠道策略与用户行为分析方法
-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掌握数字经济环境下企业内控体系的构建与风险防范
- 管理研究方法论:系统学习经管类课题的研究设计与论文写作规范
值得关注的是,课程采用"双师协同"教学模式:校内教授负责理论知识的系统讲解,行业专家(如互联网企业经济学家、金融科技公司高管)则通过案例工作坊形式,分享数字经济领域的实战经验。这种"学院派+实战派"的组合,确保学员既能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能了解产业一线的真实需求。
针对在职学员的时间特点,课程采用"周末集中面授+线上直播回放"的灵活授课方式。面授课程聚焦重点难点的深度讲解,线上平台则提供课件下载、答疑讨论等功能,帮助学员平衡工作与学习。往届学员反馈,这种模式既了学习效果,又限度减少了对工作的影响。
培养成效与学员反馈
自课程开设以来,已培养出多批优秀学员,他们在各自领域展现出显著的专业优势。例如,某互联网公司市场部经理通过学习"数据挖掘与大数据分析"课程,将用户行为分析模型应用于产品优化,推动用户转化率提升18%;某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职员借助"互联网金融"课程知识,参与制定区域数字金融发展规划,相关政策被纳入当地"十四五"金融产业发展纲要。
多位学员在结课反馈中提到,"SAP/ERP实验"和"MATLAB应用"等实践课程对实际工作帮助,这些课程不仅了具体的软件操作,更培养了用数据说话的思维习惯。还有学员表示,通过与行业专家的互动,拓宽了职业发展视野,部分学员已成功转型至数字经济相关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