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拓宽职业发展道路
  • 边工作边学习两不耽误
  • 提升学术能力与工作能力

400-888-4849

江西师范大学同等学力美术学硕士班:艺术教学与创作能力系统培养方案

江西师范大学同等学力美术学硕士班:艺术教学与创作能力系统培养方案

授课机构: 深圳读研教育

上课地点: 校区地址

成交/评价:

联系电话: 400-888-4849

江西师范大学同等学力美术学硕士班:艺术教学与创作能力系统培养方案课程详情

从历史积淀到学科优势:江西师大的美术教育根基

在高等艺术教育领域,院校的历史传承往往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深度。江西师范大学作为江西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其美术教育的渊源可追溯至1951年。这所坐落于南昌的高校,不仅是教育部与江西省人民共建的综合性大学,更在哲学、经济学、法学等十大学科门类中形成了鲜明特色,尤其在艺术教育领域,始终扮演着区域引领者的角色。

聚焦美术教育核心载体——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其发展轨迹堪称一部区域艺术教育的进化史。从1951年南昌大学师范部艺术科美术专业的起步,到2001年独立建院,6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逐步构建起覆盖美术学、绘画、设计学等多方向的完整学科体系。目前开设的10个本科专业与方向(包括美术教育、雕塑、国画、视觉传达设计等),以及5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含美术学、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为同等学力硕士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学科支撑。值得关注的是,美术学专业作为省级重点学科,其教学资源与研究成果在省内同类专业中保持着领先地位。

三维能力塑造:美术学硕士的培养目标解析

区别于普通艺术培训,同等学力美术学硕士培养更强调综合素养与职业能力的双重提升。该培训班的核心目标可概括为三个维度:一是人文与艺术素养的深度培育,要求学员在职业道德、文化理解层面达到高等教育工作者的标准;二是设计理论与实践能力的系统掌握,确保能够独立完成艺术设计项目;三是教学与研究能力的双向发展,既具备高校艺术课程的教学能力,也能开展美术创作与理论研究。

具体来说,学员需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输入-转化-输出”的完整能力链:通过理论课程吸收艺术史、设计原理等知识(输入),借助实践课程将理论转化为具体创作或教学方案(转化),最终在毕业时能够以独立创作者、高校教师或研究人员的身份参与行业实践(输出)。这一目标的实现,依赖于课程体系的科学设计与师资力量的精准支撑。

课程体系拆解:从公共基础到方向深耕的学习路径

为实现上述培养目标,培训班构建了“公共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的三层课程结构,每类课程均有明确的功能定位与学习要求。

层:公共课——夯实学术与思想基础

公共课包含英语与两门政治理论课程。英语作为学术交流的通用工具,课程由学校统一安排,重点提升学员阅读专业文献、参与国际学术活动的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则聚焦思想方法与学术思维的训练,帮助学员建立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研究视角。

第二层:专业核心课——筑牢美术学基础能力

核心课程围绕“造型-表现-分析”三大基础能力展开。例如贺炜炜老师主讲的《书法临摹与创作》,要求学员掌握《元怀墓志》《西狭颂》等经典碑帖的临摹技巧,并转化为独立创作能力,所需工具包括毛笔、墨、纸及指定字帖;苏敉老师的《中国山水写意》则聚焦传统山水画的笔墨语言与意境表达,通过理论讲解与写生实践提升学员的写意表现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造型图像中的形式分析与时间概念》一课,由夏学兵老师授课,该课程突破传统造型训练的局限,引导学员从形式构成、时间维度等角度重新审视图像本质,为后续创作与理论研究提供新的分析框架。

第三层:专业方向课——实现个性化能力拓展

方向课根据学员职业规划设置,覆盖油画、国画、设计等多个领域。以杨芷老师的《写意性油画赏析》为例,课程通过经典作品解析与创作实践,帮助学员掌握写意油画的色彩运用与情感表达技巧;王燕老师的《花鸟画的创作》则要求学员准备生宣纸、毛笔等材料,系统学习花鸟画的构图、用笔与设色方法。

特别设置的《美术学理论及论文写作》课程由吕作用老师主讲,重点解决学员在学术研究中的常见问题,包括文献检索、论文框架搭建、学术规范遵守等,为后续学位论文撰写与职业发展中的理论输出奠定基础。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任课老师 学习要点
公共课 英语 学校统一安排 专业文献阅读、学术交流
专业核心课 书法临摹与创作 贺炜炜 经典碑帖临摹、独立创作
专业方向课 花鸟画的创作 王燕 构图技巧、用笔设色

从工具准备到师资支持:学习过程的细节保障

美术学习的特殊性在于对工具与材料的依赖。培训班在课程备注中详细列出了各课程所需材料,例如《花鸟画的创作》需要生宣纸、毛笔等基础工具,《线性素描》则要求半开画板、素描纸等专业用品。这些细节不仅是学习的物质基础,更隐含着对学员学习态度的要求——认真准备材料的过程,本身就是艺术创作严谨性的初步培养。

师资团队方面,任课教师均具备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如苏翰宇老师在《素描造型研究》中,将多年的写生与创作经验融入课堂,通过示范教学帮助学员突破造型瓶颈;马志明老师的《现代绘画创作与实验》则结合当代艺术趋势,引导学员探索个性化的创作语言。这种“理论+实践”的双轨教学模式,确保了学员既能掌握扎实的基础,又能紧跟行业前沿。

深圳读研教育

深圳读研教育
认证 7 年

成立: 2006年

认证 地址认证 教学保障 在线预约 到店体验 售后支持
0.03911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