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拓宽职业发展道路
  • 边工作边学习两不耽误
  • 提升学术能力与工作能力

400-888-4849

江西师范大学同等学力音乐与舞蹈学(舞蹈方向)硕士班培养体系全解析

江西师范大学同等学力音乐与舞蹈学(舞蹈方向)硕士班培养体系全解析

授课机构: 深圳读研教育

上课地点: 校区地址

成交/评价:

联系电话: 400-888-4849

江西师范大学同等学力音乐与舞蹈学(舞蹈方向)硕士班培养体系全解析课程详情

百年学府底蕴:江西师范大学的艺术教育根基

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南昌城,一所承载着教育使命的高等学府——江西师范大学,始终以深厚的人文积淀滋养着一方文脉。作为教育部与江西省人民共建高校,学校不仅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多项国家级重点项目,更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形成了均衡发展的格局,成为江西省优先发展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

值得关注的是,其艺术教育板块中,音乐学院自1947年8月创立以来,已走过七十余载风雨历程。作为国内最早建立的高等音乐院系之一,这里不仅是江西省办学规模、办学层次最全的音乐教育基地,更汇聚了省内最雄厚的师资力量与最优越的教学条件。从音乐师资培养到表演人才输送,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前沿艺术实践,这座音乐殿堂始终是江西音乐教育领域的核心引擎。

培养目标:打造"学术+实践"双轨型舞蹈人才

对于选择江西师范大学同等学力音乐与舞蹈学(舞蹈方向)专业硕士学位培训班的学员而言,收获的不仅是硕士学位证书,更是一次系统的能力跃升。项目聚焦"理论知识夯实"与"实践技能提升"两大主线,旨在培养具备多重核心竞争力的高层次舞蹈专门人才。

具体来看,学员将重点提升三方面能力:其一,扎实掌握音乐与舞蹈专业的理论体系,包括舞蹈形态学、舞蹈学导论等基础学科,形成系统的专业认知框架;其二,强化学术研究与实践创新能力,既能独立开展舞蹈作品分析、地域文化研究等学术课题,也能在舞蹈编导、教学实践等场景中展现专业素养;其三,提升跨语言交流与成果输出能力,熟练运用外语进行文献查阅、论文写作及学术交流,为对接国际舞蹈研究前沿奠定基础。

这些能力的培养,最终将转化为学员的职业竞争力——无论是进入高等院校从事舞蹈教学,还是参与艺术团体的创作表演,亦或是开展舞蹈文化研究,都能在各自领域展现专业深度与创新活力。

课程体系:12门核心课+4大实践模块的立体培养

培训班的课程设置采用"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双轨结构,既保障学术深度,又兼顾方向拓展。具体课程规划紧密围绕培养目标展开,每门课程均由学院骨干教师领衔授课,确保教学质量。

一、学位课程:构建专业知识基石

公共必修模块(8学分)包含公共英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等课程,重点提升学员的政治理论素养与跨语言交流能力。其中专业英语由孙胜华老师主讲,结合舞蹈领域前沿文献,帮助学员掌握学术英语的阅读与写作技巧;学术论文写作指导则针对硕士阶段的核心需求,系统讲解论文选题、框架搭建、论证方法等关键环节。

专业必修模块(19学分)是课程体系的核心,涵盖舞蹈学导论(万道明)、舞蹈研究方法论(万道明)、舞蹈经典作品分析(万道明)、舞蹈表演(吴翔)、舞蹈编导学(李星杰)、舞蹈教学论(李星杰)、舞蹈形态学(万道明)等7门课程。以万道明老师主讲的"舞蹈学导论"为例,课程不仅梳理舞蹈学科的发展脉络,更通过大量案例解析,帮助学员建立舞蹈研究的基本思维;吴翔老师的"舞蹈表演"则注重实践训练,通过经典剧目排演、即兴创作等形式,提升学员的舞台表现力。

二、非学位课程:拓展专业发展边界

方向选修模块(6学分)设置舞蹈史论研究(万道明)、舞蹈美学研究(万道明)、地域舞蹈文化研究(李星杰)三门课程,学员可根据自身研究方向选择。如"地域舞蹈文化研究"将聚焦江西本土舞蹈(如南丰傩舞、兴国山歌舞蹈等)的挖掘与整理,为保护与传承地域文化提供学术支持。

跨学科选修模块(2学分)开设中国经典影视作品分析(曲德煊),通过解析《霸王别姬》《红高粱》等经典作品中的舞蹈元素,帮助学员理解舞蹈在影视艺术中的表现手法,拓展艺术创作视野。

三、实践环节:检验与提升综合能力

必修实践环节(2学分)包含三大任务:至少参加1次本学科的学术会议,通过与行业专家的交流碰撞学术火花;听取不少于10场学术讲座,涵盖舞蹈理论前沿、创作实践经验等多元主题;公开主讲不少于1次学术报告,锻炼学员的学术表达与逻辑梳理能力。此外,学员还需完成音乐教学实践、社会实践或科研实践,将课堂所学应用于实际场景,真正实现"学用结合"。

选择依据:为何优先考虑江西师大舞蹈方向硕士班?

在同类同等学力硕士项目中,江西师范大学的舞蹈方向培训班具备三大独特优势:

其一,历史积淀深厚。音乐学院七十余年的办学经验,形成了"理论扎实、实践突出"的培养传统,历届毕业生在高校教学、艺术团体、文化研究等领域均有出色表现,为项目积累了良好的口碑。

其二,师资力量雄厚。万道明、吴翔、李星杰等主讲教师均为学院核心骨干,既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如万道明教授在舞蹈形态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被多次引用),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如吴翔老师曾指导学生获得省级舞蹈比赛金奖),能为学员提供"学术+实践"的双重指导。

其三,资源平台优质。依托江西师范大学的综合院校优势,学员可共享学校图书馆、艺术实践中心等优质资源,同时有机会参与省级、国家级舞蹈学术会议,与行业专家建立联系,为职业发展拓宽路径。

深圳读研教育

深圳读研教育
认证 7 年

成立: 2006年

认证 地址认证 教学保障 在线预约 到店体验 售后支持
0.037496s